10日8时许,山东青岛胶州站。75052次中欧班列缓缓驶出,预计17天后抵达欧洲腹地。至此,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连续61个月单月开行数量保持在千列以上……
从长安到罗马的千年丝路,古有驼铃阵阵,今有汽笛声声。如今被一列列“钢铁驼队”重新定义。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缩影,更是推动全球经济互联互通的重要引擎。
交通网络更密集。2016年至2024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发展到1.9万列,年运输货值从80亿美元提升至664亿美元,开行1万列所需的时间由开行之初的90个月缩短至不到7个月……在国内,中欧班列构建的西、中、东三条通道已建设成形,国内128个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以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等沿海港口为起点的图定中欧班列线路已达28条。
运输效能更高效。近年来,铁路部门根据中欧班列境内外运输组织特点,将时速120公里中欧班列最大编组辆数和牵引质量分别提高到55辆、3000吨。与海关部门密切合作,优化铁路“快通”模式,通关时间由半天左右缩短到30分钟以内,最快只需要几分钟。 依托国内分区域形成的14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正加快形成,目前通过集结中心开行的中欧班列数量占全国的88%。
贸易合作更深入。依托中欧班列为亚欧内陆地区开辟的物流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正加速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中欧班列的崛起,源于其对国际贸易痛点的精准破解。在海运周期长、空运成本高的背景下,中欧班列以“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优势脱颖而出。例如,新疆阿拉山口站通过数字化口岸建设,实现24小时通关,单日最高通行班列达29列,大幅压缩物流时间与成本。铁路部门创新推行“智能编组”“内外贸混装”等模式,使物流成本下降5%-10%,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跨境运输选择。
截至2025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9个城市,运输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逾4200亿美元,成为亚欧大陆上最繁忙的物流通道之一。“钢铁丝路”,跑出亚欧大陆“新时速”,见证着中国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促进共同繁荣的坚实步伐。(黄乾)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长城之巅奏响和平乐章:2025北京长城音乐会激情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