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10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联通中国境内128个城市,被誉为“一带一路”的钢铁驼队,为促进中国与中东欧经贸往来架起一座桥梁。千年之前,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千年之后,汽笛长鸣的中欧班列,共同演绎了合作共赢的交响乐章。
从“无”到“有”,中欧班列奏响全球经贸“发展乐章”。2011年,我国第一列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出发,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正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在2014至2021的7年时间里,交出了“中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双边贸易额分别增长2倍、2倍、1.8倍和2.2倍”的亮眼成绩单。从“无”到“有”,从“0列”到“11万列”,中欧班列的开行轨迹,勾勒出了一幅动人无比的全球经贸往来壮阔画卷。从我国沿海地区的电子产品到欧洲的精密仪器,从东南亚的特色农产品到中亚的优质矿产,从祖国西南腹地的美食特产、义务的小商品到德国的汽车零部件、俄罗斯的木材等……我们不断推动货物“走出去、引进来”,用心构建起了立体化的国际物流网络,也奏响了全球经贸的“发展乐章”,真正以蓬勃之势续写着跨越千年的丝路传奇。
从“有”到“优”,中欧班列奏响合作共赢“时代乐章”。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开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地缘冲突、贸易战、关税战、技术封锁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中国企业积极推动建设中欧之间第三条全球贸易走廊,以建设海外仓、共建合作园区、设立分拨中心等方式解题答卷。无论是山东港口集团在斯洛文尼亚建设海外仓,还是中远海运集运与TCL在波兰建设欧洲中心仓,实现“72小时覆盖欧洲主要市场”……从“有”到“优”的步步探索,让沿线国家迎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孕育了互联互通的无限可能。中欧班列以打破地域阻隔的加速之姿,成功开创了国际铁路合作的新模式,奏响了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这不仅诠释了“大国担当”、展现了“大国风范”,也在风雨浪潮之中,见证了中国铁路的责任担当和实力底气。
从“优”到“强”,中欧班列奏响拥抱梦想“奋斗乐章”。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中欧班列更显战略价值。回眸非凡来路,无论是在阻击新冠疫情期间,中欧班列搭载着众多医疗物资、生活必需品快速运抵欧洲,确保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写意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暖心篇章;还是在科技蓬勃向新的今天,我们期待以空铁联运、公铁空联运、陆港多式联运等新模式,打造出陆海空一体化综合物流运输体系,在不断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防范风险中,打造跨区域多边合作典范。从“优”到“强”,中班班列始终以“钢铁驼队”的坚韧,在奋斗追梦的航程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途上,书写了一篇篇闪亮精彩的篇章,真正给我们带来了赴约未来的坚实底气和强劲动力。
从千年丝路到11万列中欧班列,跨越时空的交响,变的是环境、是压力、是挑战,不变的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内核,不变的是我们一心追梦的定力和斗志。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中欧班列必将跑出“加速度”,铺就“一带一路”的金色通途。(李福明)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聚力砼芯”,这家企业蝉联行业前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