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钢铁丝路,奏响文明交融新乐章

2025-06-19 来源:永州新闻网

5月29日至6月7日,新华社记者搭乘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首发列车,从中国西安抵达哈萨克斯坦城市阿拉木图,又从阿拉木图返回西安。千年古道的沿途风光如画卷一般次第铺展:从天水麦积山的翠色,到河西走廊戈壁苍茫,到新疆白雪皑皑的重山,再到哈萨克斯坦广袤的牧场。(新华每日电讯6月16日)

当一列满载游客的跨国旅游专列缓缓驶出中国西安,穿越哈萨克斯坦的草原、乌兹别克斯坦的古城,最终抵达阿拉木图的雪山湖泊。这一专列的开行,不仅是铁路部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条联通历史与未来、贯通文化与经济的“流动纽带”。  

铁路为媒,架起民心相通之桥。在古丝绸之路上,驼队曾承载着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如今,钢铁轨道续写着新时代的人文故事。旅游专列让中国与中亚民众的“说走就走”成为现实——西安的兵马俑、阿拉木图的苹果园、撒马尔罕的蓝色穹顶,这些曾经存在于教科书上的遥远风景,如今通过铁路紧密相连。车厢里,不同语言的欢声笑语交织成歌;旅途中,茶香与馕饼的分享传递温情。这趟专列不仅运送旅客,更运送理解与友谊,让“民相亲、心相通”的丝路精神焕发新生。  

匠心铺就,彰显中国铁路硬实力。从沙漠风区到高原冻土,跨国铁路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中国铁路以世界领先的技术攻克难题——防风固沙的生态铁路、适应极端温差的高标准轨道、智能化的跨境调度系统,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中国智造”的匠心。旅游专列配备多语言服务、文化体验车厢等人性化设计,更让旅客感受到“中国服务”的温度。

交流长廊,肩负文化交流新使命。车厢本身就是跨文化交融的微缩景观:中式茶艺表演与哈萨克斯坦冬不拉演奏轮番登场,餐车提供西安肉夹馍和塔什干抓饭的“丝路套餐”,甚至乘务员的制服也融合了敦煌飞天纹样与乌兹别克刺绣元素。在“非遗展示车厢”,甘肃剪纸艺人会与布哈拉铜雕师傅即兴合作创作,这种“移动的文化工作坊”让文明互鉴真正活了起来。有旅客笑称:“坐一趟车就像参加了一次文化博览会。”

文旅交融,激活丝路经济新动能。旅游专列开通后,乌兹别克斯坦的手工艺品销量翻番,中国新疆的跨境游订单量激增。铁路沿线的驿站城市重现繁华,非遗工坊、特色餐饮等产业蓬勃兴起。更深远的是,这条线路串联起“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世界遗产,让粟特壁画、敦煌艺术与中亚歌舞隔空对话,为文明互鉴打开新窗口。  

古丝路的辉煌,源于无数商旅“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的接续奋斗,从长安到阿拉木图,铁轨延展的不仅是一趟跨国旅程,更是一条连接文明、促进友谊的“钢铁丝路”,彰显着中国铁路的卓越实力与时代担当。(覃静)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夏日,母亲的小菜园
下一篇:诗画伊犁 | 那拉提·拈花湾哈茵赛民俗风情度假村璀璨启幕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