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草行业从事客户服务工作十余年,我从一名新手客户经理成长为熟手。以心相伴,与客同行,这八个字不仅是我服务的宗旨,更是我与零售客户之间最真实的写照。
以诚相待,做客户的“小助手”
刚入职时,我以为客户服务就是按时拜访、整理柜台、处理订单。然而,真正走进客户的世界后才发现,他们所需求的,并不仅仅停留在这些日常。
记得有一位经营杂货店多年的夏老板,她是临县人嫁到了我们本地,店铺地理位置处于两县接壤处,娘家也是做的烟酒副食生意,所以两店之间经常调剂卷烟,也因此被专卖部门查处过。因此,多年来,夏老板对烟草公司的工作人员一直冷眼相待。直到偶然的一天,我正在她家拜访,她突然接到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说孩子在学校肚子疼得厉害,让赶紧接孩子送医院。夏老板顿时慌乱不已:“怎么办怎么办,我又没有车,等我走到学校那孩子岂不是疼坏了……”我二话没说送她到学校,再把娘俩儿送到镇卫生院。忙完工作已近傍晚,拿起手机看见她的信息,说孩子是急性肠胃炎,还有些感谢的话,我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后来再去她家时,常常爱拉上我聊聊育儿经、生意经,这件事让我明白,真正的服务不是“我说你听”,而是“你需我应”。
专业赋能,做客户的“引路人”
在我们当地最热闹的一条街的中段,有一座湖名“梦湖”,“梦湖超市”便由此得名,看店的是一对五十多岁的老年夫妻,相反店铺生意却平淡无比。每次到店里拜访,两位老人也是各玩各的手机,没心思搭理我,于是我在帮忙整理货架的间隙了解到,两夫妻是帮女儿打理的店铺。后来市公司出台了终端形象升级的营销政策,我立马想到了“梦湖超市”,在黄金地段,如果让店铺变得“亮眼”起来,或许生意会有所起色。但经过多次上门沟通,两位老人均不为所动,于是我辗转找到店主,带着她参观了我们其他地市几家已经打造成功的加盟终端,终于让她下定决心打造了我们当地的第一家“知音便民”店。
半年后,店铺形象成功升级打造,客流量起码提升了30%以上,遇上节假日,必须全员出动店铺才能转得过来。“我们店里从来没有这么忙过呀!”听着客户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欣喜和感谢,我想,也许这就是服务客户的“成就感”吧。
长期陪伴,做客户的“同行者”
在基层工作的几年时光,我明白了服务客户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市场在变,客户的需求也在变,唯有持续跟进、不断优化,才能实现真正的“与客同行”。在那几年里,虽然工作要求我们每月至少要拜访一次客户,但在我的片区,有那么一小部门客户,我是每周要去的,比如一些年纪偏大视力不太好的客户,我怕他们在手机或电脑上订货会少订、漏订卷烟导致利益受损;比如一些法律意识不强,经常会被收购卷烟的“烟畈子”盯上的客户,我也会每周上门不烦其烦的向其宣传法律法规,避免因卷烟外流导致的货源受损;还有那些偏远农村的客户,他们不太重视陈列的,我会在每周到货的当天,把有货的卷烟帮忙一一上柜陈列出来……
后来,工作原因我需要调岗,在那最后的一个月,我向客户一一告别,听到最多的话是:“喻经理,你能不能不走啊?还有你不要删除我的微信啊,有事我还是想找你。”“喻经理,我就知道你工作这么负责,肯定会有进步的这一天,恭喜恭喜啊!”“喻经理,我不会打字,但我会看朋友圈,你走后要时不时发一下朋友圈让我看看啊。”听着这些暖心窝的话,我一次又一次红了眼眶。
也是在那时,我深深感受到“服务”二字的含义,是成为客户认可的员工、信赖的伙伴、牵挂的“陌生人”。最好的服务,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双向的奔赴。(喻丹)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深化合作,宇信科技等为非银金融转型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