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大的白云伏在山头,绿意盎然的田野上孕育着新的希望。“有了这500万,我们的农产品加工车间就能动工了!这可是从‘卖鲜菜’到‘卖精品’的关键一步!”在壶关县禾丰源绿色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大棚旁,公司负责人指着规划图纸兴奋地说。这笔由壶关农商银行精准匹配、高效投放的贷款,直达企业建设深加工车间的核心需求,为这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补链强链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能。
壶关县禾丰源绿色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省级特色产业帮扶基地,聚焦现代设施农业,深耕特色农产品培育与智慧农业建设,2024 年“冬暖式大棚西红柿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斩获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一等奖,在农业技术创新赛道上一路“狂奔”,更在带动农户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中扮演关键角色。
然而,农业企业的转型之路从来不是坦途。受自然环境“看天吃饭”、市场波动“潮起潮落” 等因素制约,在扩大生产规模、加速技术迭代的转型关键期,企业遭遇了资金周转的“紧箍咒”,转型步伐一度面临停滞。
今年以来,壶关农商银行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行领导亲自带队,组建专业金融服务团队,下沉一线,对县域内重点农业企业进行深度摸排。在走访禾丰源公司时,敏锐地捕捉到其作为省级龙头企业的技术实力、发展潜力以及面临的实际资金瓶颈。通过实地考察智慧大棚、审阅发展规划、详谈经营状况,精准识别了企业建设深加工车间这一核心需求。
在明确企业需求后,壶关农商银行迅速启动专项对接机制,开辟“绿色信贷通道”,成立由客户经理、信贷审批人员组成的专项小组,针对禾丰源项目进行“贴身式”服务。针对农业企业特点,灵活运用相关信贷政策,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尽调、评估、审批各环节时限,力求贷款资金快速到位,解决了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方面的资金难题。
这场金融与农业的 “联姻”,正引发乡村振兴的“连锁反应”。 对禾丰源绿色食品公司而言,500万元贷款是转型的“助推器”,助力其强化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加速向智慧农业、现代农业转身。而在乡村产业生态中,产业的壮大自然会激起层层涟漪。更多农户将因该企业的发展,深度参与产业分工,就业增收渠道更宽广,从“单打独斗”的小农户,融入“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产业共同体,共享农业转型红利。
壶关农商银行的这一举措,是其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支农支小”战略定位的生动实践。通过高管带头走访、精准识别需求、开通绿色通道、优化信贷流程、深入科学评估、果断高效决策等一系列组合拳,确保金融“活水”精准直达、有效灌溉。今年以来,壶关农商银行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净增8250万元,为更多像禾丰源这样的农业企业排忧解难,以金融之笔描绘出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壶关农商银行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