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军红
全国两会期间,民生依然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李克强总理表示,民生本身就是天大的事情,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持续改善民生,抓住民生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一件一件去做。
“一老一小”最紧要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一老一小”即养老服务、托幼服务有困难,现在即便继续加大养老机构、多功能幼儿园发展的力度,但还是跟不上需求增长的速度。
在托幼服务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妇联副主席黄绮表示,“仅就目前来看,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依旧不足。”黄绮建议,有关部门可考虑出台更多鼓励措施,针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强化儿童安全保障。近期,国务院将出台相关指导文件,托幼服务有望纳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
养老方面,相关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近2.5亿人,其中65岁以上达1.7亿人。而养老机构现在能提供的服务是,每百人只有3个床位,有的大城市统计,可能要到90岁以后才能等到养老床位。
在河北省不动产商会副会长刘进全看来,未来这一比例还会发生更大的变化。“现在入住养老机构的多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生的老人,由于经过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老人数量较少。相比较而言,六七十年代的老人人数较多,再加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过几年这个百分比可能会变成200∶3、500∶3甚至1000∶3。”他表示,这与修路原理是一样的,如果修路的速度赶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就会造成拥堵。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艳建议,要建立养老服务队伍的培育和管理机制,鼓励市场主体探索养老管家或照护经理等专业岗位;统一养老服务质量标准,构建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全过程管理及质量监管系统平台;推进医养结合、分级诊疗,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综合改革。
各阶段的教育都要公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对此,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毛建国表示,从现实来看,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非常普遍,特别是义务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很严重。“教育是中国老百姓的三大压力源之一,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保证孩子不输在起跑线,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创造条件,如购买学区房,以至于学区房成为天价房。”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海淀区开始实行多校划片,毛建国认为,这种做法极大改变了学区房的优质学区属性,改变了非普通家庭垄断优质教育的可能,扩大了教育的公平性。
“‘更加’和‘更有’就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推进。”黑龙江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文勇表示,高等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链条中的后端环节,直接对接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一定程度上来讲,民族素质是在这个阶段进行最后的定型塑造,其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创业学院执行院长解廷民看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对高校而言,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科学合理编制招生计划,完善优秀考生选拔机制,严格程序,择优录取,接受监督,继续做好招生工作;二是在人才培养、学生组织发展、奖学金评定、毕业生就业推荐等环节,依法管理,公平公正,自觉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三是健全精准服务机制,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医疗改革还须继续深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强重大疾病防治,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段宇飞表示,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医疗服务费用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有效遏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保险行业应探索差异化健康服务的保险产品创新,探索商业医疗保险与医院医保衔接的可行性和有效渠道,努力创新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延萍认为,医疗机构也应主动梳理医院的管理流程,为商业医疗保险进入医院畅通渠道和环境。此外,还应完善经办管理费用机制。比如,商业医疗保险可以先垫付一定比例抵押金,让出院病人用于结算,减轻医院和患者的压力,从而使医院和患者愿意选择商业医疗保险。
“更好发挥大病保险保障功能,建议合理利用‘互联网+医疗’模式。”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建议,今后应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大病物联网数据采集平台,依靠精确的医疗器械和医疗型可穿戴设备,全方位采集大病患者相关健康数据,并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完善患者电子病历、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个人大病档案,方便医生多维度掌握患者健康情况,为制定精准化、个性化诊疗方案奠定基础。
此外,攸关生命安全的药品疫苗也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关注的热点。“疫苗事件已经引起国家高度关注。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惩违法企业,完善和强化了疫苗从生产到接种各个环节的监察机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疫苗问题,反映出国家对解决疫苗安全问题的决心和信心。”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大明认为,疫苗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对不法企业和单位“零容忍”。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