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烟叶丰收咧,烤的也很漂亮,我家100亩合同计划都能顺利完成了!过几天田里的稻子也抽穗了,这可真是双丰收哟!”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太华镇西埔村,农户连美壮喜滋滋的说到。连美壮的亲身经历,正是大田县烟稻产业融合发展的一道缩影。
积极谋划,寻求产业发展突破
“我之前一直外出打工,家里的农活只有趁放假回家时才帮忙做一些,以前我不了解产业融合这方面的东西,只是觉得农民嘛,种点东西都是一样的,勤劳就能有饭吃。现在父亲身体不好干不动了,我回来接手熟悉以后才发现,这里面学问大着呢,不同经济、粮食作物之间可以相互配合,互补互助、互相支持,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粮食保障呢。”连美壮说道。
2021年连美壮从父亲手里接过农耕的接力棒,作为大田县“90后”新生代农户,不仅继承了老一辈勤劳能吃苦的好传统,还有着新时代青年思想灵活、敢想敢做的特点,他不满足于现有的种植规模,想方设法的发展规模产业。他了解到,大田县人民政府联合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大田县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烟稻产业融合的扶持政策,于是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寻求相关单位支持,帮助其协调土地流转并租用了100亩的集中农田,同时做好产业规划,开展烟后水稻轮作、产业制种等,完成了普通农户向产业经理的华丽转变。
连美壮搬运烟叶准备收购,陈德涵供图
确定方向,确保产业融合落地
“我以前老和父亲说,烟叶和水稻轮作,简直就是绝配嘛。烟叶采收后到来年再次移栽,还有5至6个月的时间,再插一季稻子,做一些水稻制种,这不既保住家庭收入也不愁口粮了嘛。可是他一直觉得不稳妥、不放心,现在接力棒到我手里,我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了!”连美壮谈到烟稻融合产业,眼中充满了憧憬与希望,同时也将自己的希望与美好规划付诸行动,他将百亩农田中的65亩用作水稻制种产业,剩下的35亩用于常规水稻种植,这样不仅稳定了粮食产出,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23年,他的百亩农田预计总收入将达到92万元,纯收入40万元以上。
大田县产业区域布局优化,陈德涵供图
形成制度,维护产业融合成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烟稻产业融合,既是保护了乡村中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也为农户挖掘出了金山银山。为此,大田县人民政府从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为目的,出台了《大田县永久稻烟田建设保护管理实施方案》和《推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全县产业区域布局进行了统一优化,将优质生产资源进行重点保护,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形成“以稻促烟、以烟稳粮”的良性循环。
目前,大田县建立了永久稻烟田保护区,针对烤房和生产基础设施统筹保护,保障粮食稳定发展的同时,助推烟稻融合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优势产业,帮助农民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与“粮袋子”。
连美壮这样的新时代产业经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乘着烟稻产业融合的新风,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幸福生活。(陈德涵)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联通好服务用心为客户」中国联通智慧客服北方二中心服务之星张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