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吕,这种竹制支撑杆很容易腐烂,制作成本高,还容易把塑料薄膜戳破,你帮我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发生?”
“小谢,你看这个区域的烟叶不知道为什么变黄了?”……
在嵊州市的烟叶种植区,总能看见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田间地头认真地记录着烟农的诉求,耐心解答着烟农的疑问。他们就是来自嵊州市烟草专卖局的烟叶生产服务队。
烟叶生产服务队正在帮助烟农移栽烟苗
嵊州市贵门乡玠溪村是该局的结对帮扶村,其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村内青壮年大多数外出务工,留守村民以耕山种茶为生,整体生活水平相对较低。2022年,嵊州市烟草专卖局主动融入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立足烟叶生产难点和玠溪村经济薄弱现状,组建了一支由烟叶辅导员、青年志愿者、乡村“土专家”等力量组成的烟叶攻坚服务队。队伍组建后,服务队成员立即深入玠溪村,通过下田“问诊”、远程“把脉”、培训“开方”等帮扶行动,在香料烟育苗、移栽、管护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保姆式的指导服务,努力为玠溪村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造血式”香料烟种植帮扶产业。
2022年3月,服务队在一次下乡移栽烟苗时,偶然间了解到邻村周桥村的村民刘梦兰,因前几年治病欠下债务,年近七十无依无靠的他只能靠卖零散的农产品勉强维持家用,生活十分艰苦。了解到群众困难后,服务队立即联系刘梦兰,邀请他加入香料烟种植队伍,多一条挣钱的路子。第二天,服务队便开着卡车将集中育苗田里的烟苗运到刘大伯家,手把手地指导他如何进行移栽,走之前还不忘叮嘱注意事项。
“他们对我特别照顾,隔三岔五就来家里问我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还会陪我一起去烟田看看烟苗长势,让本来对种烟叶没有信心的我,心里一下变得底气十足,他们的认真负责,是实实在在把我们小老百姓的事情都放在了心上啊!”一谈到服务队,刘大伯激动地感谢道。
烟叶生产服务队将集中育苗田里的烟苗送到烟农家里
2022年7月,服务队在查看已晾晒好的烟叶时,发现玠溪村的近600斤烟叶开始出现霉变,这无疑将给满心期盼的烟农带去沉重打击。为了尽可能帮助烟农挽回经济损失,服务队迅速行动,全员放弃休息,对百余户烟农全面开展走访调查,仔细查看家里堆放的烟叶状况,最终发现出现霉变的烟叶都被存放在一楼,储存环境较潮湿。于是,服务队立即组织烟农将所有烟叶进行转移,又将轻微霉变的烟叶进行二次晾晒,成功将烟农的损失降到最低。
星光不负赶路人。经过一年的努力,玠溪村烟叶种植面积达到41亩,同比增加31亩,成为嵊州市最大的烟叶种植基地。烟叶种植帮助玠溪村集体创收近30.8万元,户均创收达1.54万元,打开了村民创收的“新天窗”。
玠溪村烟叶种植促共富模式的成功,也吸引了周边乡镇加入百亩试种香料烟计划。2023年,烟叶攻坚服务队为进一步帮助烟农增收创收,聚焦香料烟种植亩均产量较低,传统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烟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他们积极探索“共享农机”以及“烟叶+水稻+油菜”轮作模式,“香溢帮扶”共富工坊也由此诞生。他们组建专项专班小组,加快香料烟穿烟机研发和使用,实现穿烟自动化,帮助节约用工成本近5倍;响应烟农需求,研制自动挖孔机来助力移栽工作,帮助节约用工近4倍;将100亩闲置烟田改种水稻,30亩种植油菜,为烟农拓宽增收渠道。全年共计开展80余次“线上”“线下”技术培训指导,有效解决了50余个实际难题。
烟叶生产服务队正在开展田间指导
2023年,参与共富项目的三个产区因种植香料烟,产生直接经济收入达171万元,间接劳动用工收入100万元,就业群众人均年增收1.5万元,带动150多名留守老弱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创收。此外,轮作项目帮助烟农增收30万余元。
在交出一份喜人答卷后,烟叶攻坚服务队也受邀参加嵊州市委组织部牵头举办的嵊州市“共富工坊”建设现场推进会,就规模化种植促共富作了经验分享,受到组织部主要领导充分肯定。此外,“共富工坊”示范村明山村的负责人被中组部、农业农村部评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时光无语,岁月有痕。烟叶攻坚服务队时刻践行着助农共富路上的使命和责任,他们是一线帮扶的“冲锋者”,是烟农们的“暖心人”。“群众事无小事,在‘香溢助农’的战场上,我们始终要发挥党员引领带动作用,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让群众的日子好起来”这是队员们的心声,也是他们在基层不断奋斗的指引。(刘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