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湖南郴州桂阳烟区,25万亩烟田已陆续进入采烤高峰期。凌晨五点的洋市镇府桥村,晨雾还未散尽,烟田里已传来窸窣的脚步声。一道瘦小的身影弯着腰,一株株检查烟叶长势,手指捏住叶片轻轻一捻,嘴角便扬起笑意:“老公,湿度刚好,今天能施肥了。”
从家庭主妇到职业烟农,从全职太太到“种烟能手”,这个39岁的女人和她的老公欧阳廷,用十三年时光,在田间写下“一块田、一片叶、一个家”的人生答卷。他们的故事里,有泥土的厚重,有烟叶的芬芳,更有家的温暖与担当。
“围裙妈妈”变身“泥腿烟农”
(邓海燕夫妇在田间劳作)
2008年,丈夫欧阳廷脱下军装,穿上县矿山维护大队的制服,从远在他乡的“兵哥哥”变成了近在身边的“好丈夫”,邓海燕心里满是甜蜜。2012年后,随着邓海燕两名孩子的相继降生,丈夫每月2000元的工资不再能补贴家用,她肩上也渐渐有了沉甸甸的担子,于是她开始张罗起家中的7亩烟田。“种烟是祖辈的手艺,不能丢!”
说干就干,投入烟叶生产的邓海燕展现了吃苦耐劳的韧劲,生产季,她在小孩睡醒前就下田劳作,在田里照顾她的烟苗“孩子”;收购季,她则是白天和丈夫一起分选烟叶,晚上熬夜学技术。即使很辛苦,但她看着襁褓中一天天长大的孩子,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面对邻居“自讨苦吃”的笑谈,她却说:“背上的、田里的,都是我的孩子,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我很幸福。”
随着2018年矿山被收购,丈夫的维护大队解散,夫妻俩将烟田当作了家里的第五个成员。2019年,邓海燕决心将烟田从7亩扩至30亩,全身心投入,成为一名职业烟农,而夫妻俩在田里干活,姐弟俩在田间嬉闹的场景,也成了当时村里人最熟悉的幸福画卷。
如今,对种烟颇有心得的夫妻俩,选择继续扩大种植规模,47亩烟田在他们手中化作“黄金地”,“年净利润超25万元!”算完账的邓海燕激动地对丈夫说道。2020年搬进漂亮的新房那天,邓海燕特意在院子里种下一株烟苗,对着老公和孩子说:“这是根,不能忘。”
“门外汉”学成“种烟专家”
(邓海燕夫妇在家复盘学习笔记)
正式投入烟叶生产工作后,邓海燕的老公欧阳廷加入了洋市金坤烤烟合作社。在初检室,他偶遇到了他的伯乐:合作社的技术骨干邓六明。“这小子肯钻!”,留下这句话后,老邓就将外出培训的机会一次次交给欧阳廷,邓海燕则在背后坚定地支持丈夫外出学习。一段时间后,丈夫的笔记本成了家里的“宝贝”——肥料配比、病虫害图谱以及密密麻麻地烘烤曲线图,都成了夫妻二人在烟叶生产路上的“致富经”。每一次,邓海燕都会拉着丈夫一起学习培训学到的知识。“老婆是我学习的最大动力,没有她的支持,我至今还是个‘门外汉’。”提及老婆的支持,欧阳廷每每都感动不已。
2021年,洋市站推广种植湘烟6号。面对这种叶片肥厚、易挂灰的新品种,就连老烟农们都连连摆手,而邓海燕夫妇则一头扎进烤房,不分昼夜地开始研究。第一房烟叶下炕时,邓海燕眉头紧锁:“回风口太大,排湿跟不上!”连夜调整烤房结构后,她又发现传统散煤温度不稳,于是当即和丈夫驱车赶往洋市镇上的生物质燃料厂。
“试试这个!”当她建议丈夫将生物质颗粒燃料倒入炉膛时,她自己心里也没底,担心又会损失一房烟的收入。然而,随着金黄的烟叶带着淡淡焦香出炉,邓海燕的心放进了肚子里。
“老婆真神了!”老公的赞叹声中,她抹了把汗:“种好烟哪有什么捷径?不过是把烟叶当作孩子一样,用心观察,贴心照顾。”
2023年,县局将省局重点项目交到邓海燕夫妇手中。他们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记录数据,为烟苗及时供肥,认真做好病虫害防护。洋市站项目负责人邓腾飞感叹:“他们夫妻俩做事踏实仔细,给我省了不少心。”
烟海邮轮通往“幸福港湾”
(邓海燕女儿假期帮助父母干活)
傍晚的烟田尽头,炊烟从邓海燕家的厨房出风口袅袅升起。邓海燕在灶台前翻炒辣椒,14岁的女儿带着弟弟整理烟杆,屋檐下挂满金灿灿的烟叶。“解杆要轻,别折断主脉!”邓海燕一边指导,一边将分好级的烟叶打包。这场景,让邻居们羡慕不已:“瞧这一家子,比生产线还利索。”
回想起2024年五一突如其来的暴雨,她带着一家人冒雨疏通沟渠的场景,邓海燕至今仍然动容。“女儿和爸爸一起在泥地里摘除病叶,儿子跟我清理沟渠,姐弟俩累到雨靴陷在泥泞中都拔不出”,一想到两个懂事的孩子,看似坚强的女人眼里也晕上了一层水雾,本该和父母游山玩水的五一假期,姐弟俩却在田里和爸妈一起抢救数十亩烟田。“孩子说,帮爸妈分担种烟的辛苦,比去游山玩水和玩游戏有意义。”
暑假的分级场里,姐弟俩一个解开烟杆,一个打包烟叶,汗水顺着小脸滴在烟叶上。问及辛苦,女儿扬起晒黑的脸:“爸妈那么辛苦供我们读书,我要好好努力,将来的目标是考国防科大!”“我以后还要发明农机,让种烟不那么累,让爸妈不那么辛苦。”女儿一边解着烟杆一边说道,小脸上满是坚定。
在桂阳的广袤烟海中,有许多像邓海燕这样的家庭,一年到头都在田间地头忙碌、劳作,他们始终坚信“幸福是靠双手创造的”,也始终为此而不懈奋斗。
夕阳西下,不远的烟田里,欧阳廷脸上又映上了霞光,炊烟升起的小院里,邓海燕在准备可口的饭菜。对于邓海燕夫妇来说,幸福,是辛苦劳作一天回家吃饭的黄昏,是烟叶收购季丰收的喜悦,是一家四口携手度过的三餐和四季。夫妻俩脚下的一块田,手中的一片叶,是支撑他们身后那个幸福家的底气,也是推动他们坚定前行的动力。(彭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