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传统产业迎来升级新机遇。工艺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更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然而,该领域长期面临“标识不统一、信息难追溯、文化传播弱”的痛点,严重制约了非遗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与文化传承效能。
为系统性破解行业难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开展了商品条码在工艺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该研究不仅成功拓展了商品条码在工艺产品中的应用,更通过数字化手段为非遗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此次研究以商品条技术为支撑,通过制定专项编码规范,为每一件工艺品赋予唯一身份标识。编码不仅涵盖产品种类、产地、质量等级等基础信息,还融入文化背景、非遗工艺、匠人故事等深度内容;同时,针对纸张、布料、玉石、陶瓷等不同材质的工艺品,研发与之相适应的标识技术与耐久性方案,确保商品条码在保持艺术品美观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牢固附着,实现了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链路信息透明化管理,为产业提供了标准化、数字化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协助遏制假冒伪劣产品流通,切实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稳步推进试点验证工作,目标形成一套成熟可复制、易推广的技术方案。随着一维条码与二维码融合技术的持续发展,该模式有望在全国更多工艺品产区推广应用,全面推动行业迈向“规范化管理、数字化传播、品牌化发展”新阶段,使更多非遗技艺通过数字化手段“活”化传承起来、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