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经济关注 >> 经济智库 >> 浏览文章

弘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2025-08-26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巨大精神优势。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所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在这一宏大时代背景下,深刻领会和自觉践行关于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重要论述,科学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有效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重大风险,对于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深刻领悟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极端重要性与时代内涵

斗争精神并非好斗,其核心要义是直面矛盾、破解难题、抵御风险、夺取胜利的坚定意志和实际行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必须深刻认识其必然性和复杂性。

一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这些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可能不期而至。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危险的。唯有发扬斗争精神,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二是斗争精神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斗争是解决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回避矛盾就是放弃发展,害怕斗争就是放弃胜利。新时代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一味地蛮干硬闯,而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具有明确方向、原则和底线的理性斗争。

三是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是检验干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斗争。面对歪风邪气敢于亮剑,面对危机困难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挫折敢于承担责任,面对诱惑围猎敢于坚决抵制,这都是斗争精神在党员干部身上的具体体现。是否具有顽强的斗争精神,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忠诚、干净、担当的重要尺度。在原则问题上决不含糊、决不退让,骨头要硬,不犯软骨病,是共产党人必须保持的政治本色。

二、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着力防范化解的重大风险领域

增强斗争针对性,必须清醒认识、精准研判我们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

一是着力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风险。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必须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坚决同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政治路线和否定党史、国史、军史的错误言行作斗争。要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维护网络主权和网络安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二是着力防范化解经济发展风险。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但同时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一些领域“灰犀牛”风险依然存在。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的风险隐患,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全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三是着力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风险。当前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治理面临新情况新挑战。要有效防范化解劳动关系、征地拆迁、环境污染、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风险。

四是着力防范化解外部环境风险。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打压遏制可能升级。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好自己,保持战略定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

三、在复杂严峻的斗争实践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开创新局

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在严峻复杂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一要加强理论武装,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二要坚持战略判断与战术决断相统一,讲求斗争的艺术与方法。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自信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要注重策略方法,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三要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烈火真金淬炼斗争硬脊梁、铁肩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真枪真刀磨砺,强弱项、补短板,学真本领,练真功夫。要让干部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应对处理各种复杂矛盾挑战中,不断提高应急处突的见识和胆识,提升见微知著、风险研判、决策处置的能力,真正锻造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

四要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为进行伟大斗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要建立健全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提高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要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极端情况、极限风险的能力。要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确保党中央关于防风险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必须永葆敢于斗争的政治本色,锤炼善于斗争的真功夫,有效防范化解一切重大风险,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驶向光辉的彼岸。刘伟晓


0
上一篇: 守正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与实践路径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