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4)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金融正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近期出版的《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以生动的案例和系统的分析,全面展现了长三角绿色金融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成果,为全国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与理论参考。
《报告》立意高远,紧扣时代脉搏。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绿色金融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凸显其在国家金融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也指明了未来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报告》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不仅系统梳理了长三角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典型做法与未来趋势,更深入探讨了“如何更好发挥绿色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这一时代命题。《报告》指出,产业与生态是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的双重主线,通过精准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制造业绿色转型、生态环境改善等重点领域,实现了金融活水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报告》结构严谨、内容翔实。它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为基础,构建了协同性、成长性、创新性三维评价体系,科学评估区域发展成效。从全球与全国绿色金融最新进展的宏观背景,到长三角三省一市及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微观实践;从顶层设计的政策演进,到信贷、债券、保险、基金等市场产品的创新突破;从银行、证券、保险、融资租赁等各类金融机构的积极探索,到支持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的显著成效,《报告》层层递进,点面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勾勒出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的生动图景。
《报告》凝练的长三角经验具有全国示范价值:一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实现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同频共振。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江苏推进产业绿色升级、浙江深化机制创新、安徽强化生态科技融合,均立足区域特色,避免“脱实向虚”。二是巧妙运用政策“指挥棒”,有效激发市场内生动力。长三角地区政策出台密集且协同性强,善于通过标准制定、激励约束、试点示范等举措引导市场,形成了“自上而下”引导与“自下而上”探索的强劲合力。三是注重多元主体协同联动,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从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政策协同、标准互认、信息共享,到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再到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平台的跨区域创新,显著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充分释放绿色金融的“乘数效应”。
面对绿色金融纵深发展新阶段,《报告》前瞻性指出,在探索“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新兴议题落地、强化绿色金融改革对实体经济的牵引作用、更好促进绿色金融要素流动等方面,仍需持续探索。这份报告既是高质量研究成果,更是凝聚共识的行动指南,彰显了长三角地区通过政策市场协同、改革创新并举书写绿色金融大文章的实践智慧,为全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长三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