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专题报道 >> 2023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 >> 浏览文章

全国人大代表陈育群:培育“粤菜师傅”,留住乡情乡味

2023-03-1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加入收藏

陈育群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走出厨房走进人民大会堂,手头拿的“家伙”不是锅碗瓢盆,而是一份份带着乡亲们热切期盼的建议。

  陈育群是广东省普宁市潮菜厨师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省级“粤菜师傅”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当听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表述时,这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振奋不已。

  多年来,她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农民、家庭妇女和想有一技之长的青年。“低学历、缺技能,该怎么帮他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我提的培养特色‘乡厨’的建议恰好符合这个方向。”陈育群说。

  2012年,陈育群创办普宁市潮菜厨师职业培训学校,在传承潮菜文化的同时,也让低技能劳动者学到一门手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员来她这儿学厨艺,毕业后在当地知名酒楼找到工作;家庭主妇多一项烹饪技巧,在家政服务市场就更“吃香”……

  然而,面对庞大的学员群体,陈育群经常感觉力不从心。

  2018年,广东省全面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面向低文化、缺技能的普通劳动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粤菜师傅’实行的是政府买单、机构做菜、学员用餐的模式。在普宁,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都可以接受免费的‘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学校不吃亏、学员得实惠。”陈育群说。

  11年来,在地方的帮助下,陈育群的厨师职业培训学校培养了3000多名粤菜师傅,许多人在这里学会了一技之长,走向工作岗位,其中有60多人实现了自主创业。

  “11年的经历告诉我,以‘粤菜师傅’为代表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就业途径,还事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更承载着中国乡土文化,所以我建议,培养乡村厨师,引导扶持乡村厨师开办地方特色餐馆,开发特色乡土菜,探索‘粤菜师傅+旅游’模式,带动乡村发展。”带着基层的心声,陈育群在广东代表团分组会上建言,让人眼前一亮,甚至都带着“味觉”。 (本报记者张典标、周颖)


0
上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梅亦:文旅“火”起来,乡村“活”起来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