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020年5月27日,刘汉青同志在学校干部教师会上作“三诗”教育讲座,并通过网络面向全国直播 摄/李红霞
刘汉青是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附中)的校长。他注重差异化教育,重视学校的文体教育,学校涌现出了一批文体优等生;在校级活动中,让学生“挑大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胆让学生在活动中“唱主角”
附中每年要举办多场文化活动,如成人礼、冬季文艺汇演、“红歌演唱会”等,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
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这些校内大型活动几乎全由学生主导,教师只起辅助作用。如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从方案策划到活动执行,都由学生担纲,教师则坐在台下,服从学生安排。就连庄重的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中间除了作为校长的刘汉青上台致辞外,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学生没有组织活动的经验,能组织好大型活动吗?万一干砸了咋办?”当得知大型活动由学生主导时,不少教师提出质疑。对此,刘汉青大手一挥:“放手让他们干,只要教师事前做好必要指导,活动办砸了,责任由我来担!”学生们没有让他失望,不仅办得有模有样,还有很多“精彩一刻”。
特色教育让每个学生“发光”
“扬长避短,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是刘汉青坚持的办学思路。
2018年2月26日,受湖北省委宣传部邀请,附中学生原创节目《花木兰》走进全省元宵晚会。这是刘汉青一贯重视音乐与文学教育的结果。
每年春季的“五月诗会”旨在激发师生的创作激情,提升其文学素养。如今,这一活动已形成人人参与、班班原创的品牌活动。
古典音乐、特色健美操、传统书法、特色龙舟……一项项特色教育,在刘汉青的带领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附中每年都有很多学生通过体育比赛升入知名大学。
近年来,在市级足球比赛中,附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该校樊静雨同学还入选全国青少年夏令营。学校的足球运动员都获得了二级运动员证书,拿到了国家高水平运动员单独招生、特殊招生的敲门砖。
附中的龙舟和划艇项目水平都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18年8月举行的全省运动会中,附中独立组建了龙舟、皮划艇、健美操、啦啦操、跆拳道等5支队伍,代表襄阳市出征。
刘汉青坚守“为每位学生搭建成功平台”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敢想敢拼,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做研究型教育管理者
近年来,附中积极参加“授渔计划”“春笋助学”等公益助学活动,捐助善款共计120余万元,500多名贫困学子获得资助;为全市千余名贫困中职生募集善款600万元,解决了他们的生活费问题。这是刘汉青以公益活动为抓手,推进“大思政”教育的积极尝试。
图:教代会合影 摄/李红霞
刘汉青长期致力于新高考政策的研究,承担了省教育厅《湖北省新高考考试招生政策解读》编著任务;根据附中实际,组织编撰了《新高考学习资料汇编》内部资料;此外还负责全市新高考“襄派教育家”专题研修工作。他带领学校教师撰写的校本教研成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教师论文集》《成语襄阳》都已出版。
成为全国学校品牌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后,刘汉青在北京、山东和浙江开展学术讲座三场。他承担了两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已初显成效,部分成果已发表。他挖掘提炼学校“龙舟教育”、文学教育、困难学生帮扶等方面的经验被《光明日报》推介。
链接:
刘汉青,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现任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担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语言文字报国家级语文教研员、襄阳市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等10余项社会兼职。曾荣获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杰出校长,全国1000名杰出校长,第五届全国百名优秀中学校长,中国首届百强特色学校十佳杰出校长等荣誉。学术造诣较深,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曲吟襄阳好风日》《成语襄阳》《前行在诗性教育的路上》等7部。在作文教学方面有较深的研究,成绩突出,在语文教育界有比较大的社会影响。
(文/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办公室副主任 周睿、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高中第二党支部书记 胡琼 图/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