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洱海田边话增收丨“粮烟协同”促振兴 烟后玉米有赚头

2024-11-27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虽已进入初冬,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厂街乡七昌村的农田里却依然绿意盎然,充满勃勃生机,一株株农作物整齐挺拔,远远望去,宛如一片片“青纱帐”;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株株茁壮的玉米逆风生长,旁边还留着未及时拔除的烤烟秸秆。

烟后玉米长势良好。摄/马卓琳

近年来,永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不断探索高效的耕作制度,“烟+粮”模式正逐步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这种模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土壤退化问题,还极大地提升了土地的产出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烤烟下部烟叶采收后,我一刻也没闲着,把玉米种子播种在烤烟根部,一晃眼的功夫,种下去的玉米都长这么高了,看来今年荷包又要鼓鼓的啦。”烟农何晓军望着连片的玉米感慨道。对于像何晓军一样的烟农,当地烟草公司和农业部门也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从种子选择、施肥管理到病虫害防治,都给予了精心的指导。

“何晓军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厂街乡七昌村的村民,种烟已经十多年,他家今年种植烤烟60亩,种玉米57亩。”厂街烟站站长茶陈文介绍道,“烤烟+玉米”模式,能充分利用烟叶采收后的地、光、热、水、肥力等资源,玉米吸收大量肥力能迅速生长发育,烟后玉米还可以作为青贮饲料,减少农户对青贮饲料的购买,降低成本,增加烟农收入。通过烤烟、玉米的接茬种植,既保障烤烟产量,又能增加玉米收成,一举两得。

“看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下一年我也要种玉米,听说每亩还有20元生产补贴呢。”同为七昌村民,黎光华家里也种植烤烟,今年烟站动员大家种植烟后玉米时,他还不愿意报名,不相信烟粮轮种能有这么大的收成,现在他看着那长得郁郁葱葱的玉米,眼里满是羡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在永平县人民政府和永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不断探索下,永平县“烤烟+玉米”的模式不断成熟,据悉,永平县2024年产业综合体项目区套种玉米1000亩,预计增收100万元以上。

此外,永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烟叶与粮食作物机械化协同发展之路,立夏质量管理小组今年研发的机器“遥控履带式烟后作物精量播种机”,也到了最后的改进提升阶段。把玉米种子装到机器储藏箱,通过履带传输再配合播种器将种子准确播到烤烟下部,这一过程可以一人遥控操作,极大提高播种效率,减少人工投入。

县乡村三级验收组到田间地头开展验收工作。摄/马卓琳

烤烟种植与粮食生产通过科学规划、轮作互补,能成为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模式。永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加强与县级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继续以耕地为载体,以产业为抓手,以融合为路径,推动以烟为主的多元化产业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扩大“烟+粮”轮作模式的实施范围,将其推广到更多的乡村和农户中去,形成更加广泛的示范效应,实现家家户户受益。

(文/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马卓琳 刘志飞)

0
上一篇: 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食品安全整治 守护饮食安全
下一篇:云南华坪:民族团结促振兴 示范项目美家园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