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3月,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烟区育苗工厂,映入眼帘的都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育苗场景,此起彼伏的基质搅拌机的轰鸣声,有序运作的自动化播种机,熟练操作机械的工人,实时监测育苗数据的育苗管理员……
近年来,在弥勒市烟草专卖局引导下,弥勒烟区依托当地烟农合作社组建的烤烟育苗专业队,通过自动播种机械、育苗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提升烤烟育苗效率、节约成本、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机械赋能提升质效
在弥勒市虹溪镇三角地育苗工厂,只见四五个工人正熟练地操作装盘播种一体机进行烤烟育苗。
育苗工人在育苗点劳作。摄/饶云波
“使用播种机育苗,无论是进盘、装基,还是播种、出盘都实现了流水线作业。与传统育苗方式相比,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育苗效率。虹溪镇育苗专业服务队队长毕超说。
育苗技术员正在进行出苗率抽查。摄/徐源朝
“这机器厉害得很,每小时能播种500到600盘,人工的话,一小时也就播150盘左右。”虹溪镇合作社负责人林涛说道,以前,他们播种靠人工,速度不但慢,播种深浅不一,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育苗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烟农收益。现在,不光播得快,节省人力,质量也好。
林涛算了一笔帐,虹溪镇引入新型装盘播种一体机,仅育苗播种环节就可节约用工200余个,可节约成本3万余元。
此外,弥勒烟区开展专业化育苗,从播种、间排苗到日常管理的用工需求增大,既为烟叶生产的专业化服务提供保障,又能有效解决周边群众和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49岁的育苗工人杨祥近6年来都利用空闲时间在育苗工厂从事烤烟育苗、间苗、排苗等工作。“这两天家里农活少,就来这里干活,一天差不多能挣150元,这里离家很近,非常方便,而且还能赚钱,我可满意了。”杨祥说。
经测算,2025年,弥勒烟区光育苗环节可让当地农户增收上百万元。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除了机械化播种,数字化管理也给烤烟育苗帮了大忙。走近西二镇马桑沟育苗工厂,放眼望去,一排排育苗棚中竖立的一个类似配电箱的“柜子”较为醒目,犹如一个卫士守护着烟苗。育苗棚内配备智能摄像头监控系统及温湿度自动传感器等设施。
育苗工厂内育苗监测设备。摄/马丽菊
2024年,弥勒市烟草专卖局积极探索烟叶生产数字化转型之路,充分利用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开发的育苗数字化管理系统,依托可视化管理平台,实时对育苗相关技术指标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为育苗管理提供更加直观的数据依据和质量支撑,从而实现育苗过程精准化管理,实现烤烟育苗上“云端”。
西二烟叶工作站生产技术员李海滨介绍,该“柜子”便是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控制器,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该系统平台APP,便可利用棚内监控设备随时随地远程对育苗棚内的温湿度,池水温度、水位情况等环境进行自动监测、预警,还可以清晰地观察烟苗生长情况,随时反馈苗棚最新动态,不仅提升育苗管理效率,还能提高烟苗质量。
育苗监测系统综合环境监控云平台实时数据。供图/弥勒市烟草专卖局
“以前,我每天得在育苗点来回跑好多趟,人工观察记录数据,又累又容易出错。现在用手机就能搞定,棚内温湿度有问题,手机也能及时接收到预警信息,育苗管理变得既省心又高效,工作方便多了。”西二镇马桑沟育苗管理员杨会云笑着说。
前不久一天,东山镇三角水塘育苗管理员毕学文外出办事的他收到了一条育苗棚内温度上升较快的预警短信,正是得益于这条及时的信息,烟苗得以避免烧苗的情况,“就算我不在育苗现场,只要带着手机,心里就踏实,烟苗的情况都能掌握。”
如今,自动化机械、智能化设备在弥勒烟区烤烟育苗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育苗效率与质量,降低了育苗成本,让育苗管理更科学、更精准。
(文/云南省红河州烟草专卖局 马丽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