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生态 >> 浏览文章

乌华:沙海植绿的小英雄

2024-12-20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驾车行驶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白线穿沙公路,道路两侧连绵起伏的沙丘上,纵横交错的草方格犹如巨大的魔方将一个个沙丘牢牢锁住,草方格内黄柳、柠条等迎风摆动,这里就是科尔沁沙地。

近几年,赤峰、内蒙古乃至中央的领导来这里,来考察,连说,这是奇迹!翁牛特人了不起!要让更多的人们来这里考察学习,大力弘扬治沙勇士、治沙英雄的事迹。今天我们向您介绍的就是,当地干部群众称颂的“治沙小英雄”乌华。

乌华,蒙古族,1984年出生, 2011年到翁牛特旗林业局工作,现任翁牛特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他从成为一名林草人那天起,十几年来,为了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凭着一腔热忱与激情,用汗水和智慧努力奔跑,风天一身沙,雨天一身泥,一年四季,晨出暮归,足迹踏遍翁牛特旗大大小小的沙丘和沙窝,用实际行动把人生种在了翁牛特的“沙海”。

誓让沙海变绿洲

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中部,地处西辽河上游、科尔沁沙地西缘,现有沙化土地面积667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37.4%,占全市沙化土地面积的38.27%,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12.16%,是赤峰市境内沙地面积最大、治理最难的地区。

要先绿起来,然后才能富起来。乌华从踏上科尔沁沙地那一刻,这个27岁的毛头小伙,便全身心投入到防沙治沙工作中,足迹踏遍了全旗8个苏木乡镇92个嘎查村的沙地,没有白天没有黑夜,也没有节假日,他带领他的同事们,穿行沙区,走近沙窝子,吃住在沙窝子里,走访当地牧民,拜访苏木干部,参与编制出《科尔沁沙地严重沙化区翁牛特旗综合治理工程规划》,他先后参与开通了7条穿沙公路,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封飞造并举等方式,彻底扭转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有效地改善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推动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翁牛特旗已完成沙地综合治理面积达到546万亩,占全旗沙化土地面积的81%。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沙地生态局面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逆转,林草植被盖度明显提高。逐渐形成了以政府引导、工程拉动、综合治理、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经济互动、产业巩固的防沙治沙运行机制和治理模式,翁牛特也由此先后荣获“全区林业生产建设先进单位”“全区生态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先进集体”“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科学治沙闯新路

沙漠治理考验治沙人的智慧。更考验一个人对职业的坚守。乌华曾经这样说过,每看到一棵树、一片林子,每看到过去的沙漠荒地变成绿洲,我心里感觉到踏实,非常踏实!  

在防沙治沙道路上,乌华是个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人。他走访大量业内专家学者和治沙英模,虚心“取经”,志在走出一条科学治沙的新路子。“以路治沙”是乌华和他的同事们十几年来从治沙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治沙模式,针对沙地距离村庄遥远、没有进出道路,根本无法到达沙地腹地,且面积大、流动性强,治理难的实际情况,通过优先治理公路两侧沙地逐步向腹地延伸,渐进式推进各个治理区完成合围,以解决大范围治沙难和沙区腹地人口出行受阻两大难题。

20多年,特别是近十年来,乌华和他的同事们克服艰难困苦,苦干加巧干,大力实施“以路治沙”战略与西拉沐沦河、巴新铁路“联手”把境内的沙地分割成十几个片区,采用“阻护结合”配置方式与线路平行或者近似平行,设置宽度不一、条数不等的林带构筑带状绿色屏障,形成了以固为主、固阻结合、兼有疏导作用的植物措施及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沙体系,也形成了一个沙窝又一个沙窝,数以千万万个享誉赤峰乃至内蒙古甚至于全国的巨大“魔方”。

据乌华介绍,从2003年初至2024年,翁牛特旗先后开通乌白路、阿浩线、响道线、图哈线等16条穿沙公路,总里程478.5公里,形成了“六横十纵”的以路治沙体系。推广采用了白柠条、黄柳、踏郎、榆树等乡土树种造林,构建起符合本地区治沙实际的“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立体治沙体系,有效改善“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恶劣环境。

防沙治沙要讲求科学,靠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装备,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乌华坚定地相信,只要秉承父辈们治沙造林的精神,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翁牛特就会改变面貌,科尔沁沙地将来就是一个宜居旅游的好地方。

在(乌白线)扶贫生态旅游路工程区,用稻草做成的可降解草方格沙障里,治沙勇士们种下的一株株柠条、黄柳、樟子松等正在成功地将漫漫的黄沙锁住,一条条黝黑通畅的致富路已然伸向远方。在治沙现场,乌华如是说,这一片是2022年治沙造林的成果,是沿着91公里穿沙路而展开治理的,共完成沙地治理5.2万亩。施工中所需的人员都是附近的闲置劳力,通过短期就业收入带动增收,人均增收9000元。2021年,牧区群众人均收入达到13925元,较2016年增加了5245元。

有人问起乌华,治沙不苦吗?他笑笑说:“人不苦,树就活不了,沙治效果就不会好”。

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新时代治沙人的拳拳心声。

治沙终无悔,绿海映初心乌华作为一名“80后”新时代翁牛特治沙人通过发布短视频,讲述翁牛特治沙造林故事,动员和鼓舞更多人关注治沙造林生态建设,参与沙产业发展。这既是时尚的操盘,也是他参加治沙的初心。

作为基层奋斗治沙一线的林草人,用汗水塑造往日沧桑和辛劳,他的业绩被各级党和政府记录,也受到了应有的表彰奖励,先后荣获自治区林业厅系统先进工作者、赤峰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先进个人、赤峰市优秀共产党员。

(文、图/赤峰市林草局  刘忠友 赵航  贺兰思乐)


0
上一篇: 内蒙古红山区荣获第三批“自治区森林城市”称号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