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生态 >> 浏览文章

变废为宝 逐“绿”向“新”——山西襄垣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2025-09-08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在襄垣县的产业热土上,一场以“链”为核、变废为宝、逐“绿”向“新”的生动实践,正生动书写着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山西坤源化工有限公司

8月27日,襄垣经开区总投资1.25亿元的山西坤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聚合氯化铝项目现场,工人们正为项目投产做最后的安装调试准备。

“吃进园区固废,吐出净水‘黄金’。”项目负责人张晟炜指着已建成的原料储罐区和核心反应装置集群介绍,“我们这条生产线,‘消化’的是经开区内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粉煤灰、炉渣和山西瑞恒化工有限公司的副产盐酸,通过湿法工艺‘点石成金’,从中高效提取三氧化二铝,年产10万吨聚合氯化铝。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消纳固废超10万吨。”这些聚合氯化铝产品将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厂、洗煤厂、印染厂等的废水处理,经其处理的工业废水可达中水回用标准,实现了“变废为宝、循环再生”。

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试

    就此,一条“副产盐酸+本地固废”生产聚合氯化铝,服务并解决工业废水处理的循环链形成,一种“园区内循环、产业大闭环”的绿色生态模式逐步建立。

串起变废为宝产业链,是襄垣县项目建设强链补链战略升维的微观映照。眼下,在襄垣县的产业图谱上,更多产业链闭环正在加速绘制。

金鼎钢铁集团煤焦化有限公司

    以“链”聚势——金鼎钢铁集团煤焦化有限公司今年投产的LNG驰放气制高纯氢联产合成氨项目,年产高纯氢3600万立方米、液氨4.8万吨,仅液氨一项,每年就能创造1.1亿元产值;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180万吨煤制油为核心,推动20万吨航空煤油、30万吨烯烃分离项目建设,成功打通高端化学品通道……依托雄厚的传统产业基底,襄垣煤化工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化、精细化延伸。煤炭经精密工序“点石成金”,衍生煤焦油、硫铵、粗苯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资源“吃干榨净”。

与此同时,立足能源资源、开发区集聚、要素成本等比较优势,襄垣县瞄准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及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等产业链条,成功引入锦鑫化工绿色新材料、天合光能“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一批横跨能源、工业、农业等多领域的延链补链项目在襄垣县遍地开花、竞相落地。

鸟瞰潞安180全貌

    以“废”为媒——利用充足的能源资源,襄垣县将蒸汽余热、粉煤灰等,转化为项目招引落地筹码。瑞恒化工60万吨PVC项目发挥链式效应,氯气直供东江环保制三氯化铁,电石渣转化为工业钙粉,资源利用率高达98%;潞安180项目位居产业链核心,向下游龙翔高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供应生产所需燃气,生产玻璃制品等,形成“煤-化-材”闭环生态;华星生态废催化剂项目年处理8万吨废催化剂的高效生产线,深度提取稀有金属,填补省内相关产业循环经济的空白……工业固废变宝,成为襄垣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以“绿”促“新”——今年以来,襄垣县加大“绿电招商”力度。山西锦源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等落户襄垣,正是由于襄垣县强势的绿色吸引力。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襄垣县以“园中园”模式优化“绿电版图”。建成的110千伏太平金烨输变电工程,可实现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年供电量预计突破12亿度,为周边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电能。与此同时,襄垣县积极探索绿电绿证交易、绿电直连等多种方式供给机制,建成投运“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打造经济高效、供需协同、安全充裕的绿色用能洼地。

从“黑色资源”的深度加工到“绿色动能”的加速布局,从固废“吃干榨净”到产业链“无缝闭环”,襄垣正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引擎,驱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加速迈进,为资源型经济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供强有力的襄垣模式。贾奕


0
上一篇: 内蒙古巴林左旗:多元产业齐发力 绿色资产变“金山”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