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5年广西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广西主场活动在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盛大举行。活动以“保护古树名木 传承生态文明”为主题,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向公众科普古树名木保护知识,传递生态文明理念。
图为活动现场 扈鑫摄
今年3月15日,国务院《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对古树名木保护进行系统规范管理,标志着古树名木保护迈入法治化新阶段。
活动现场,精彩纷呈。广西生态文化宣传使者黎斯琴动情分享了她守护千年铁杉的动人故事:“20年前,我还是个学生,第一次登上猫儿山,在那片海拔近1900米的静谧原始森林里,我远远地望见了它们——南方铁杉群落。那颗向往高山、敬畏自然的种子,就在那一刻,悄悄种在了我的心里……”如今,黎斯琴已成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员,走进了这片深山的怀抱,与她记忆中的南方铁杉重逢,从一名仰望者变成守护者。
三维可视化模型惊艳亮相,以科技手段生动呈现古树的生命之美,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古树的生长环境之中。打卡最美古树照片展也吸引了众多目光,一张张精美的照片定格了古树的独特风姿,诉说着它们背后的岁月故事。
图为打卡互动现场 扈鑫摄
曾带领学生在靖江王城城门等处种植多棵榕树的广西著名艺术教育家帅础坚先生的儿子、画家帅立功先生,携帅家三代人来到活动现场,赠送了自己30多年前出版的《榕颂图卷》。这幅31米长的画卷把帅立功以榕树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收录其中。
图为帅立功为古树名木宣传活动赠画 扈鑫摄
本次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自治区绿委办和桂林市绿委办联合主办。据了解,近年来,广西各部门通力协作,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按照《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广西普查到古树名木15万多株,全部完成挂牌立碑。从2021年开始,整改树底地面存在过度硬化现象的古树名木3254株,成为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的典型经验做法。并在全国范围内首创了乡愁树选认工作,完成“乡愁树”信息录入7万多株,覆盖乡镇及自然屯12万多个,打造特色明显、丰富多彩的广西特色乡愁文化。还积极探索古树名木保护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古树名木+保险”模式,将赔偿金用于为古树名木购买商业保险,提升古树名木应对各类风险的抵御能力,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保、老有所依”。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信息宣传中心 扈鑫 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