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生态 >> 浏览文章

绿 涌 赣 鄱‌——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创新实践

2025-10-10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赣江潮涌千帆竞,青山叠翠万象新。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江西二十年深耕绿野,持续深化林改,从“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主体改革,到“三权分置”“三活”文章的纵深突破,走出了一条“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百姓得实惠”的绿色发展之路。

三权分置,破解改革堵点难点

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将江西列为全国三个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之一。2024年7月,江西省委省政府迅速响应,印发《江西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方案》,从7个方面布局19项改革举措,明确要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让改革更具生命力。

产权制度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近年来,江西积极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落实所有权,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稳定承包权,大力推进承包期不足10年的林地提前延包,让林农真正吃下“定心丸”。

面对“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江西以“三权分置”破题: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稳农户、经营权活市场。

青山作证,改革为笔‌。作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江西紧抓机遇、高位推动,密集出台配套政策,全面落实国家林草局《关于支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先行先试的若干措施》,相关试点已取得显著成效——

政策体系加速构建。6月以来,省林业局连续出台多个指导意见和工作指引,为公益林科学管理、商品林灵活经营提供了操作规范。省林长办同步印发容错纠错机制通知,为基层探索解除后顾之忧。

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截至目前,全省成功调出51.96万亩省级公益林用于林业产业,显著拓展林农经营空间;采伐管理改革高效推进,总审批面积近70万亩,极大提升了商品林经营自主权和灵活性;创新推行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制度,全国首批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在资溪县颁发,弋阳县、德兴市分别颁发雷竹经营收益权证和公益林补偿类收益权证;黎川县首创“落大宗发小证”确权发证模式;安远县推出林地经营权登记“场村共建”模式。

另外,江西省还稳步推进林权类不动产登记规范化、信息化、便民化,在全国率先推动省林权管理服务系统与各地不动产登记系统的对接互联、协同办事,协同办事2275宗、共享数据3303宗。

金融创新,让绿叶子变金票子

活水润林,万木争荣‌。

集体林权改革前,江西林业产业大而不强,“样样有、样样小”,缺龙头、缺链条;集体林地“一家三五亩、一山七八主”的林权碎片化,让经营主体心里没底,资本不敢“进山入林”……针对这些制约林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江西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持续建立林权贷款林银协同服务机制,开展林权收储担保体系建设,探索开展林下经济、林业碳汇、森林康养等林业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开发符合林业经营特点的中长期优惠贷款产品,引导金融活水“进山入林”。

金融创新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今年7月底,江西银行、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分别出台林业经营收益权质押业务支持方案和管理办法,在盘活林业新业态资源、拓宽生态产业融资渠道上取得新突破。

林业生态价值转换能力增强。新规将信贷支持扩展至林下经济、林业碳汇、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非木质化利用收益领域,同时覆盖公益林及天然商品林补偿收益权,精准对接新业态发展需求。贷款模式灵活多样,有效破解经营主体融资瓶颈。包括直接质押贷款、代偿收储担保贷款及收益权担保基金贷款等,其中后者创新“集体+农户”联动模式,担保杠杆最高可达基金规模的10倍。

 截至今年上半年,江西省新增林权贷款10.09亿元,累计发放393.72亿元,收储林地178.65万亩,落实林权收储担保贷款10.68亿元。另外,江西省还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方式组建林权收储平台,通过“平台+村集体经济组织”模式,统一规模经营碎片化林地。

先行先试,改革亮点精彩纷呈

改革先行先试,亮点精彩纷呈。

全省选取30个县(市、区)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试验区,在种树农民收益保障机制、集体林业大县利益补偿机制、发展林业规模经营等9个方面先行先试,并成功举办4期“季赛领跑”活动。

抚州市成立全国首家“两山”转化中心、首批湿地资源运营中心,完成全国首单湿地权益资产抵押贷款,全市各类林权贷款余额103.6亿元,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总量达519.55亿元。另外,抚州还在全国首个实现县(区)林权收储平台全覆盖,收储集体林面积73.18万亩,组建规模经营主体663家,适度规模经营林地达350万亩。

资溪县创新提出“全域覆盖、分类经营”目标,探索“产业发展型”“提质增效型”“多元利民型”三种可持续经营模式。

金溪香料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产业集群营收近百亿元,天然樟脑粉和天然芳樟醇全球市场份额高达80%。

崇义县森林覆盖率达88.3%,集体林占94.2%。通过培育壮大民营林场,打造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林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崇义样板”。

南丰县积极探索湿地占补平衡交易,成立“湿地资源运营中心”,完成近130亩湿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金额约1200万元,“湿地+”为农民带来收入超百万元。

贵溪市针对林农自栽林木未到采伐年限不能砍、社会资本进山入林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对30立方米以下集体人工商品林木采伐实行承诺制,林农凭有效林权证书和签署采伐简易申报承诺卡,即可申请采伐许可证。

在林地“三权分置”方面,全省完成林地延包合同签订面积873.74万亩,占应延包面积的74.4%;发放林业经营收益权证2301本,覆盖林地90.02万亩;集体林流转总面积达3100万亩;在激活集体林发展潜力方面,新增林业规模经营主体147个,目前全省总数达5988个。

赣江潮涌处,青山入画来。近年来,江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情诠释。从井冈山麓到鄱阳湖畔,从林权证上的“红手印”到碳汇交易里的“绿账户”,江西正以先行区的担当,续写“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篇章。

中国绿色时报江西记者站 钟南清


0
上一篇: 襄垣县以水为媒筑牢民生幸福根基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