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生态 >> 浏览文章

内蒙古巴林右旗:推进全面解决过牧问题 保障天然草原生态平衡

2025-10-21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坚持“疏”“堵”结合,围绕制度创新、执法监管、产业转型、生态修复等核心环节,探索出草原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推进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严格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全面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实施方案》,确保今年内全旗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指数降到10%以下,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

坚持智慧化监测精准赋能,科学规划,精准管控,不断筑牢草原保护“基线”。依托专业草原生态监测团队,综合草原类型、面积、植被长势、气候条件等要素,运用前沿模型与技术,科学划定各区域合理载畜量。按照《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方案》,明确全旗草畜平衡区暖季适宜载畜量为69.44万个羊单位。二是划区轮牧明权责,分区治理促生态修复。依据《巴林右旗落实赤峰市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条例实施办法》,将全旗11个苏木镇街道划分为482.3万亩草畜平衡区(覆盖7个苏木镇70嘎查村)与562.3万亩禁牧区(涉及11个苏木镇92嘎查村)。通过差异化管理,解决了草畜平衡区超载问题,努力实现禁牧不禁养,实现草原资源休养生息。

坚持生态修复重保护,不断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夯实工程治理补短板,绿色防控护生态。针对退化草原,实施种草改良、围栏封育、鼠虫害防治等系统修复工程。通过设置醒目标识牌、强化围栏管护,严控人畜干扰,构建草原鼠虫害监测预警网络,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守护草原生态平衡。健全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用真金白银惠及民生,今年,全旗第三轮草原补奖面积达1044.6万亩,真正实现牧民保护草原与获得收益的良性互动。

坚持产业升级调结构,激活牧业发展“动能”,精准调整畜牧业发展方向,降低牲畜数量、提高畜产品质量,在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同时,推动全旗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大力推动畜牧业从“数量扩张”向“效益提升”转型,提升畜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引导农牧民转变养殖观念。

坚持网格化管理全域覆盖,构建立体监管体系,筑牢过牧防控“防火墙”。进一步深化旗、苏木镇、嘎查三级网格监管机制,按15万亩/人标准配齐69名草原网格员,整合生态护林员、公益护林员等力量,形成巡查网络。建立“1+11”执法模式,11个苏木镇均组建10人以上专职禁牧队伍,实行旗级每月巡查15次、苏木镇每月巡查20次的高频监管机制,今年,全旗累计开展监督巡护3000余次,实现草原管护无死角。同时,实行立体巡查,严格监管,销号考核等机制,对全旗存在的148例巡查问题限期整改,12例超期未改案件纳入考核,形成监管震慑。此外,加强责任体系闭环落实,严格执行《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方案》,签订旗、苏木镇、嘎查、农牧户四级《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责任状》,构建责任体系闭环管理。同步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全媒体矩阵,播放草原保护公益广告,制作专题宣传片、举办知识讲座等,开展“草原保护禁牧区”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1万份,进而推动牧民从“被动禁牧”向“主动护绿”转变。  (刘忠友 其其格)


0
上一篇: 敖汉绿韵光耀大中亚区域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