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文旅 >> 浏览文章

借剑湖生态建设 结旅游经济硕果

2025-02-27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剑湖是一个美丽的高原湖泊,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最北端的剑川县,形如“元宝状”,是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西部候鸟迁徙的重要集结点,它滋养着临湖而居的剑川人民。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剑湖天然优越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完善了旅游服务设施,推进道路交通建设,在剑湖外围打造了10.9公里的旅游风景道,内部建设了步行栈道,促进了生态、文化和产业的融合,形成了一个旅游经济圈。

随着旅游设施的完善,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剑湖拍照打卡、散步小憩、露营野炊,剑湖边的地摊经济应运而生。摊位虽小,五脏俱全,目前有五十余个摊位集中在热闹区域,炊烟袅袅,香味氤氲。 泡萝卜、炸花心洋芋、沙溪凉粉、烤肉串等具有特色的小吃也规模化聚集出现在游客的视野中,给清冷的剑湖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还有二十余个分散在静谧角落,满足了不同需求的客户。小摊的背后,涌动着的是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剑湖边的冷饮小食摊。摄/王琪敏

游客数量的增加和政府对创业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带着新知回归,以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将剑湖边的农家乐——生态鱼、柴火鸡、三道菜——打造成了当地的知名品牌,一些农家乐在节假等高峰期日营业额突破3万元,带动了家庭和部分村民增收致富。以往常年务农的村民有了新的就业机会,村里的蔬菜水果及特产也有了了新的销售渠道。

剑湖的旅游开发为个体经营户也带来了创新和多元化经营的契机,张映玉的小店就坐落在剑湖边。2019年初,为了照顾孩子,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成为了全职宝妈。“看着家门口的湖边,露营野炊的人来来往往,反正周边也没商店,我带孩子也有时间,就决定开个小卖部。” 张映玉说道。就这样,新房的车库就被改造成了一间小超市,办理了营业执照,又去烟草专卖部门申请了许可证,走上了零售小老板的经营之路。

张映玉的便利店和小吃店。摄/王琪敏

2020年,剑川县烟草专卖局建设一般现代终端时,张映玉也积极报名,把小院子隔出来一间重新装修改造,购买了电脑和收银设备,安装了店铺管理系统,客户经理上门指导,教会她使用系统管理店铺。同时,张映玉去城里学习连锁便利店的陈列方法、经营技巧,慢慢的,生意就做起来了。

张映玉整理店内货品。摄/王琪敏

不久,张映玉又开设了小吃店,实现了餐饮与零售协同发展。她说:“随着剑湖旅游逐渐火热,我们家的商品就不愁卖了,以前我们家一周营业额只有1500元左右,现在单周营业额达到了3000元到4000元。” 

经过多年努力,剑湖湿地保护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6.94万亩湿地更加多姿多彩。这个春天,剑湖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共同绘制出了一幅“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的生态小城画卷。剑湖周边的村民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发展红利。

(文/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王琪敏)


0
上一篇: 安徽文旅需先练好“内功”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