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晋商精神,就是新时代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灵魂和指引。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弘扬晋商精神,深化交流合作,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聚焦家国本色、晋商特质和开放创新,聚焦晋商精神传承、弘扬,记录晋商历史、展示晋商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商科人才,服务经济发展。
山西财经大学的晋商研究已有70年的历史,我们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晋商精神育人功能,切实把晋商精神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着力构建“家国本色、晋商特质、开放创新”的新商科育人体系。推动这一工作,我们应站位更高,作为晋商研究的策源地,山财应扛起晋商精神、晋商文化研究的排头兵;我们应格局更大,以开放的胸怀联合晋商研究的同仁,推动晋商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我们研究的内容应更加宽阔,着力推动“万里茶路与一带一路”的融合、“传统晋商与新晋商”的融合、“晋商学术研究与企业开发实践”的融合。近期我们的工作重点包括:
一、加强晋商研究院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山财的晋商研究于2004年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以及《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标准》,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地建设:
1.凝心聚力,解决学校晋商研究“散而不聚”的问题。
协同有关部门,筹划晋商学虚拟教研室,从师资力量、专业布局、学位点布局、学科方向,汇聚师资,形成合力。
2.对标评估指标体系,继续打造晋商史料等标志性科研成果。
按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针对晋商学交叉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历史文化传承、创新与保护问题,继续挖掘晋商与一带一路、晋商企业史料的传承与研究。提升基地刊物《晋商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和影响因子。
3.建好山西省高校唯一的晋商主题类博物馆,打造山财晋商品牌。
晋商博物馆,作为山西省高等学校唯一的晋商主题类博物馆,承载了大量的学科建设功能和人才培养功能。更是学校晋商文化亮点和品牌。
下一步,将进一步从制度上明确晋商博物馆的功能定位问题,解决好晋商博物馆的课程建设、博物馆的学术交流定位,从“可视化”、红色票据的层面进一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物馆藏。
二、筹划晋商联盟,正当山西省晋商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排头兵。
筹划中的晋商联盟由海内外以晋商历史文化为研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以及晋籍企业、晋商老号等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联盟由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山西省晋商文化基金会、山西省工商联等发起组建,基于“一体两翼”的架构,实现“一体引领、两翼齐飞、四轮驱动”的运作机制,整合资源和力量开展晋商历史文化和新晋商发展研究。充分利用联盟的政产学研结合的优势,促进晋商企业发展,开拓晋商文化服务。加强学术与实践合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新商科人才培养。立足晋商文化传承与创新,记录晋商历史,培育晋商企业文化,弘扬晋商精神。
三、以晋商精神为引领,构建新商科高质量发展体系。
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一)推进制度建设,梳理工作清单。
筹划以晋商精神为引领的新商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推动晋商精神+新商科建设,有制度、有规划,建学科、育团队,进方案(人才培养)、进课堂。
把晋商精神浸润到办学理念和发展路径中,细化到战略规划和重点任务,形成从发展规划到实践路径,从教育教学到管理服务的有机融合的制度体系。
探索建立晋商精神与新商科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将晋商精神纳入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办学理念、重点任务等各项内容中。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制度中,融入晋商精神鲜明元素,完善组织、人才、资产、财务等分配制度,努力向晋商精神相关领域倾斜,为晋商精神研究和贯彻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二)摸清底数,汇聚合力,探索构建教(务)、研(科研)、学(学生)、师(师资)一体化协同机制。
聚焦总书记关于“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指引,坚持统筹谋划、整体布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融合为抓手、以质量文化建设为保障的基本原则,探索形成“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的立体化新商科建设方案。
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梳理:
1.教学工作的晋商特色经验
2.科研工作的晋商特色成果
3.学生工作的晋商特色项目
4.师资建设的晋商特色团队
探索构建教、研、学、师的一体化协同推进机制。
(三)夯实晋商精神育人基础,为新商科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从专业建设抓起,以强化“财经”优势为根本,以突出“晋商”特色为核心,深入挖掘晋商精神育人功能,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
1.筹建晋商学虚拟教室,加快建设晋商学教学团队,加大晋商精神与本科专业的融合力度。
2.以晋商精神研习班为蓝本,将晋商精神和晋商文化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到学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
在制度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在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等重要文体中体现晋商元素。
3. 发挥好校园文化第二、第三课堂作用,借助 “一带一路”研习社、“晋商精神”研习班,开展与晋商精神和“一带一路”相关的学团、社团活动,提升晋商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文/山西财经大学 王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