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寒意尚未褪尽,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功山镇纲纪村委会的院子里却暖意融融。2025年3月10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围炉夜谈”户主会在此举行。功山烟站联合村两委班子,邀请全村30余户村民代表围坐炭炉旁,煮茶品茗,畅谈烟叶生产与发展。
围炉夜谈。摄/赵俊萍
不同于传统会议“台上讲、台下听”的模式,此次户主会以“围炉夜谈”形式展开。村民与烟站技术员、村干部促膝而坐,人手一杯热茶,话题从家长里短自然延伸至烟叶种植技术、政策补贴落实等“大事”。烟站站长马良频率先发言:“今年气候特殊,一定要注意“倒春寒”,一定要给你们育出好苗壮苗。”话音未落,老烟农舒兴福接话:“站长,今年怕是和去年一样移栽期干旱,今年看看能不能给我们解决这个水的问题?”一问一答间,技术难点与村民诉求被逐一记录,现场敲定3项即时整改措施。
随着讨论深入,议题从烟叶种植扩展至烟叶生产。烟农王柱花提到:“我家烤房烤出来的烟就是很烤不好,也不知是啥原因。”另一烟农李金明提出现在都提倡生物质烤房,但是烤房普遍都是老烤房,一到烤烟的时候我们都要整宿整宿的熬,还有花叶病咋办,烟不长咋整?烟站职工现场一一解答,并手把手教烟农如何在手机上查找答案。会上共收集意见建议13条,涉及烟叶种植技术、病虫害、烟叶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其中10条被现场认领,剩余3条纳入“限时办结清单”。
夜色渐深,炭火映照着烟站资料员快速记录的手势。会议尚未完全散场,烟站已启动"夜谈速办"机制:由资料员即刻梳理出的《烟农诉求清单》,将13条建议按育苗管理、设施升级、技术帮扶三大类分流;生产挂片职工连夜制定烤烟种植“一村一案”,标注出3处严重缺水的烤烟种植连片区域;烘烤专家也早早筹备妥当,计划次日就前往王柱花家的烤房,开展专项诊断服务。“我们不仅要记在本子上,更要落在田埂上。”站长在返程车上就开始部署:“全体生产职工要迅速投身到各项任务中,多与烟农交流,了解他们的诉求,务必把各项前期工作做扎实,为今年烟叶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
炉火渐熄,繁星满天。这场摒弃了文件堆叠与形式主义的围炉夜谈,以最朴素的场景还原了“商量”的本质——干部俯下身,群众敞开心,在茶香与火光中,政策落了地,矛盾化了解,心结变心桥。
(文/云南省昆明市烟草公司寻甸分公司 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