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林草局获悉,近日,由敖汉旗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保护发展中心牵头研发的“科尔沁沙地南缘长刺蒺藜草综合防控技术”项目顺利通过科技成果入库,并获成果登记证书。
该技术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一致认定,技术创新度为2级,整体先进度为5级,技术成熟度为9级,经济效益良好,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这标志着敖汉旗在草原生态修复与外来物种防控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科尔沁沙地南缘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长刺蒺藜草的入侵严重威胁当地草原生态安全。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依托生态修复防控、物理机械防控、植物竞争替代及化学防控四大技术体系,研发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在生态修复防控上,首次明确长刺蒺藜草在科尔沁沙地南缘入侵天然草原的生态阈值为40%,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机械创新上,研制出“4ZF-120A型少花蒺藜草种子收获机”,获实用新型专利,实现种子高效收集与统一处置;在生物替代技术上,推广免耕补播猪毛蒿技术,通过植物群落竞争有效抑制蒺藜草生长;在精准化学防控上,筛选出精喹禾灵药剂的最优施用浓度,显著提升豆科人工草地牧草产量与品质。 目前,该项目已在敖汉旗推广应用。通过生态阈值指标的设定与机械化防控手段,显著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推动当地牧草产业提质增效。该技术生态效益显著,社会效益突出,有效遏制草原退化,维护生物多样性,助力乡村振兴与农牧民增收。(刘忠友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