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黑龙江富裕县:“归雁·安居·聚才”三招齐发 激发县域人才发展新活力

2025-07-16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富裕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锚定“引才兴业、聚才强县”目标,打出“归雁引才”“安居筑基”“聚才赋能”组合拳,着力破解县域人才引进难、留住难、作用发挥难问题,2024年吸引190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带动投资8700万元,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归雁引才”打出“政策+情感+服务”组合拳,畅通人才返乡通道。紧抓在外人才“乡愁情结”和“发展需求”,构建从“引得来”到“留得住”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政策激励筑暖巢。实施“安居+兴业”精准引才计划,对返乡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人才阶梯式给予购房补贴,对“名校优生”研究生、双一流本科生发放安家费。创新推出“就业贷款+社保兜底”保障机制,2024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88.5万元、就业见习补贴52.45万元、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26.43万元,破解创业启动和生活保障难题。乡情感召聚归心。连续举办“春回富裕·才聚故里”等系列主题活动,抓住春节、寒暑假、国庆等节点召开座谈会、观摩会97场次,超1000人次参与。2024年“十一”期间,成功吸引天津、安徽、深圳等地多名企业家、乡贤返乡洽谈签约项目3个,投资额达700余万元。创新“党工青妇”多方联动联谊模式,整合67家商家资源提供专属优惠,增强人才归属感和在地融入度。成长服务促扎根。建立“1名县领导+1名专家人才”结对帮扶机制,县处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24名,解决实际问题10余件。大力实施“能人进班子”计划,将26名返乡人才发展为党员,推荐14人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树牢“返乡有为、成长有路”鲜明导向。

“安居筑基”构建“产才+城才+政才”生态圈,打造舒心居住港湾。坚持以宜业宜居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围绕产业集聚区优化人才安居保障。硬件托底筑“安心巢”。建成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1015套,配备独立卫浴、生活家电。高标准打造“15分钟品质生活圈”,集成人才广场、商超、快递驿站等配套设施,实现“园区即社区,工作即生活”的产城融合格局。服务延伸创“舒心居”。创新“三站一中心”(生活服务站、医疗服务站、警务服务站和企业人才服务中心)服务模式,提供政策、法律、医疗等“一站式”生活保障。围绕“粮药酒乳旅碳”主导产业,成立3个产业联合党委(党总支),推动蓝海大豆等20余家企业合作增产超万吨,并推行“企业+村党组织+农户”联农带富模式,促进产业升级与人才作用发挥相融互促。机制保障促“长效化”。 出台《人才公寓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申请—审核—入住—退出”全流程管理。组建专职“人才管家”团队,提供24小时响应维修服务,2024年入住满意度达100%,实现“留人留心”。

“聚才赋能”织密“域外驿站+校地合作+人才纽带”,构筑引才聚智强磁场。依托“在外工作站”,构建引智网络,促进人才智力资源向县域流动转化。精准摸排建“信息库”。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纽带作用,通过“线下寻访+熟人推荐”,精准摸排建立“富裕籍在外人才信息库”“在外学子储备库”“返乡创业人才库”等四类人才库,目前入库人才达5634名,实现靶向对接。校地协同助“产才融”。深化政校企合作,2024年柔性引进支持家乡发展的高层次人才105名。推动益海嘉里与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订单班”,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合作“精英班”,联合培养产业急需人才39名。平台引育激“新动能”。依托人才库和工作站资源,2024年新建人才驿站、众创空间等服务平台3个,举办引才返乡推介活动133场次。成功吸引190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落地创业项目17个,领办创办企业70家,撬动资金投入8700万元。同时,支持返乡人才成功打造“龙湿地”饮用天然苏打水、“绍文乡天天养生之道”大米等特色品牌,形成“人才回归、项目落地、产业兴旺”的良性循环。

富裕县通过“归雁”“安居”“聚才”三大工程的系统集成和协同发力,形成了引才、留才、用才的县域人才发展新生态,有效激活了本地人才“蓄水池”,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富裕县人才发展与服务中心胡静


0
上一篇: 黑龙江富裕县:“富裕模式”激活新动能 绘就产才双兴“新愿景”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