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黄慧娟:孕产 “守护神” 民生 “传声筒”

2025-10-15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医者的使命,从来不止于“治病”,更在于以医德医风为底色,承载起患者的信任与期盼,在与生命相伴的路上,传递温暖与希望。为学习那些以仁心点亮生命、以德行温暖人间的医者身影,瑞金市妇幼保健院特开设“医德医风医师专栏”。这不是一份简单的“人物名录”——透过这个专栏,你将看见白大褂之下的真诚、执着与温柔,看见医学背后那份永不褪色的光芒与信仰...

沉稳温和的笑容

是孕产妇的“定心丸”

执产钳护新生无恙

听民意解民生难题

这是瑞金市妇幼保健院

孕产保健部部长、产科主任

黄慧娟的日常

从医二十余载

把“孕产妇的利益放在首位”

刻进骨子里

当选人大代表后

又将“履职为民”融入医者使命

在产科临床

与民生服务的双赛道上

跑出了属于自己的温暖轨迹

双担并行:医心连民心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就想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做些事情,在医院,我能为孕产妇提供最佳的服务,走出医院深入基层,我也能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黄慧娟而言,“医生”与“人大代表”从来不是割裂的身份,而是守护民生的“双翅膀”。自2021年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她总在诊疗间隙挤出时间:深入基层听群众心声,把“孕产妇就医难”“育儿照护愁”记在笔记本上;参与食品安全检测、校外托管调研,为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提针对性建议;在市人代会上提交《关于扶持妇保院开设公立月子中心的建议》,让孕产妇的“刚需”被看见、被重视。

她从不说空话 —— 门诊时会多问一句“产检方便吗?”,把群众的“就医难点”变成代表建议的“切入点”;调研时会特意关注“母婴照护资源”,让医疗专业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这份相融的坚守,让她的医德不仅停在诊室,更延伸到了百姓需要的每一处。

生死抉择:守“宫”更守命

2019年8月20日,一位面色苍白的产妇被送至医院,伴有腹痛和阴道出血。急诊B超显示胎儿已死亡,胎盘严重增厚,确诊为重型胎盘早剥。患者重度贫血,子宫收缩乏力,持续大出血,生命垂危,急需手术抢救。然而医院血库供血不足,抢救小组原计划切除子宫以快速止血。

然而告知产妇家属情况后,家属拒绝签字并强调“必须同时保住性命和子宫”。面对这一要求,黄慧娟团队充分理解子宫对女性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他们决定尽最大努力保留子宫,在反复论证后,将手术方案改为在腹腔放置引流管观察出血,并紧急联系上级医院和血站支援。

成功止血后,黄慧娟继续守在产妇身边密切观察,并提前备血,随时准备应对再次大出血。待产妇生命体征稍稳,团队又协助将其转至上级医院接受介入治疗,通过子宫血管栓塞彻底止血,最终完整保留了子宫。

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黄慧娟团队成功将产妇从死亡边缘救回,并实现了家属保留子宫的愿望。

温情托底:暖护异乡孕

2020年7月3日凌晨,一名四川籍产妇来到瑞金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夫妇二人收集身上所有钱才交足800元的住院费。分娩时,因产妇大出血需紧急输血,家属因经济原因一时无法及时缴纳费用,瞬间手足无措。黄慧娟没多想,立刻以个人和科室作担保,先让血浆到位 ——“母婴平安不能等钱”!最终帮助产妇成功渡过难关。

后来查房,看到家属顿顿啃馒头,她悄悄安排护士送去热饭菜;得知家庭实在困难,又帮着请示院领导,减免了1万余元费用,还带头发动科室捐款3000元。数月后产妇康复,深深给她鞠躬的画面,成了她心里最暖的“勋章”。

“医生不仅要治病,更要接住患者的难。”她的温情从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看到别人的窘迫时,本能伸出的手。

创新提质:强科惠民生

在黄慧娟心里,“医德”也藏在“让科室更强”的努力里。她牵头整合医疗资源,优化科室就诊流程,让孕产妇不用多跑腿就能享受到连贯服务;引进新技术、开展新业务,把“高危孕产妇诊治”做得更精准,减少孕产妇转诊奔波之苦。

“让科室服务更优,孕产妇才能更省心。”她从不满足于“做好自己的诊疗”,而是想着把整个团队的水平提上去 —— 组织学习、规范流程、关注细节,让每一位来到孕产保健部的孕产妇,都能感受到和她一样的用心。这份“强科为民”的远见,让她的医德有了更广阔的承载。

二十余载从医路,“三八”红旗手、红都名医、卫生健康拔尖人才…… 荣誉加身的黄慧娟,始终没改变最初的模样:诊室里温和问诊,手术台边全力以赴,代表履职时认真倾听。她用“医者的仁心”守护孕产安康,用“代表的担当”传递民生温度,在平凡的岗位上,把“立德修身,履职为民”的承诺,活成了每一个具体而温暖的瞬间。

(瑞金市妇幼保健院 钟可臻)


0
上一篇: 双节物流保供 安全高效惠民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