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山西地电离石分公司:以“违章分析”破题 用“精准处置”护航

2025-10-20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今年前9个月,山西地方电力有限公司离石分公司聚焦安全生产核心,以“反三违”为切入点,通过深度违章分析找准管理痛点,结合“六见”工作机制落实精准处置,推动安全生产管理从“被动整改”向“主动预防”转变,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夯实基础。

深挖细查:以数据为镜,找准违章“病灶”

公司从“两票执行、违章类型、人员区域”三维度开展违章分析,让问题“显性化”。1-9月累计执行工作票、操作票2369份,正确率99%,但仍存在票面填写不规范、现场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查处“三违”行为26起,其中违章作业占比96%,违反劳动纪律占4%,外委人员违章占比65%,10kV线路及变电站作业违章占比均达36%。

通过拆解违章根源,明确两大核心问题: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比73%,暴露出部分领导人员对分管领域安全工作“重部署、轻落实”,仅通过会议传达安全要求,未及时深入现场督导检查;业务主管部门对“三违”治理缺乏系统谋划,未结合具体检修作业特点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未从“制度细化、培训强化”层面解决,仅靠安监部门事后考核;安监部门针对“安全工器具使用不规范”“监护人履职不到位”等高频违章,未组织跨部门根源分析,仅要求班组整改,未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导致同类问题反复出现;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操作规范执行不严、各级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如部分人员存在“小问题不影响”的侥幸心理,监护人对现场违章“视而不见”。

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占比27%,反映出安全工器具管理失责、现场安全设施不完善等漏洞,如使用前未检查安全工器具、作业现场围栏设置不规范。同时锁定10kV线路检修现场、变电站施工区域等“不放心区域”,以及外委人员、经验主义突出的一线人员等“不放心人群”,为后续处置划定精准靶向。

靶向发力:以“六见”为纲,做实闭环处置

针对分析出的问题,公司以“见人、见事、见思想、见根源、见方法、见成效”为核心,拒绝“一刀切”,推动处置“精准化”。

首先是“见人见事”摸清实情。对26起“三违”涉及的责任人员(含外委人员)分级约谈,一般违章由部门负责人当日座谈,严重违章由分管领导同步介入,累计约谈8人次。座谈前调取现场记录、工作票等资料,座谈中还原事件细节,如针对“监护不力”问题,深入询问“监护任务如何分配”“为何未制止违章”,确保对事件的了解不遗漏关键环节。

其次是“见思想见根源”挖深症结。通过“交心式”沟通,精准捕捉违章背后的思想诱因。外委人员“绝缘梯无人扶持”,源于“短时间作业没必要”的侥幸心理;一线人员“未查接地线”,是“每天都干不用查”的经验主义作祟。结合思想动态,进一步从管理层面深挖根源,发现外委人员入场培训“重理论轻实操”、安全工器具管理“仅口头要求无监督”等制度性漏洞。

最后是“见方法见成效”落地整改。围绕根源制定可落地的措施:针对外委人员,推行“入场培训+考核+现场验证”模式,每月组织违章案例复盘;针对安全工器具,建立“使用前签字确认、每日抽查台账”制度;针对现场管控,明确大型检修现场总负责人由部门主任或分管领导担任,将监护人履职纳入月度安全绩效。同时留存座谈记录、跟踪整改进度,形成“分析-处置-验证”的闭环管理,确保整改措施落地见效。

长效巩固:以机制为基,织密安全“防护网”

为杜绝问题反弹,公司从培训、管控、奖惩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各有侧重,针对性改进,不断织密安全网络。

针对“不放心人群”,公司开展“案例+实操”靶向培训,外委人员与公司人员“同台考核”,一线人员聚焦“监护人履职、工器具检查”开展现场实训;对“不放心区域”实行精准管控,变电站施工区域设专职安全员巡查,低压台区作业前由班组负责人核查防护装备;严格落实奖惩机制,重复违章人员停岗培训,外委单位严重违章3次即终止合作,同时表彰安全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班组,形成“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以‘违章分析’为抓手,把反‘三违’与隐患治理深度融合,不断补齐管理短板,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离石力量。”公司负责人说。

(文、图/山西地方电力有限公司离石分公司 吕鹏斌 侯强)


0
上一篇: 化解纠纷显担当 锦旗致谢暖人心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