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保定市召开“服务类社会救助开展情况”发布会

2025-10-24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10月22日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闻召开“服务类社会救助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服务类社会救助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救助方式,改变了原有社会救助以现金和实物救助为主的方式,通过为有需要的低保、特困、低边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等低收入人口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服务,实现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

去年7月,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部署在全国69个试点地区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保定市成功入选全国试点,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地级市。试点工作期间,初步构建起动态监测、需求评估、资源匹配、精准服务、监管有序的服务类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取得了可感可及的效果。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服务类社会救助制度框架,持续完善服务清单、服务规范指引、绩效评估等配套政策,不断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拓展,更好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通过“三步走”确保服务精准对接群众所盼:一是数据筛查,主动发现。试点期间与医保、税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定期交换数据37.64万条,通过大数据比对,快速锁定医疗支出骤增等存在现实或潜在困难的家庭,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二是铁脚板摸排,敲门问需。在“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等专项活动中,采取市、县、乡三级联动的方式,对特殊群体进行全覆盖走访,全面摸排困难对象实际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对照全市统一的需求评估指标,进行“地毯式”走访。三是综合评估,尊重意愿。在摸排基础上,形成核心需求清单后,最关键的一步是充分征求困难对象本人的意愿,经综合评估形成最终的帮扶意向。

服务类社会救助的开展,有助于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提升社会救助的效能与温度。下一步,在做好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重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慈善资源对接、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增加服务供给,为有相关需求的低收入人口有针对性地提供助洁助餐、日常护理、探访关爱等服务,顺应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0
上一篇: 邢台市继续教育项目《女性生育力保护》培训班顺利召开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