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积极探索“烤烟+蔬菜”轮作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亮点。
土地“活”起来,收入“涨”起来
丽江地处滇西北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种植优质烟叶和蔬菜的理想之地。然而,过去由于种植结构单一,土地利用率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破解这一难题,当地政府与农业部门联合烟草公司,推广“烟+蔬菜”轮作模式,即烟叶采收后种植蔬菜,实现“一地多用、一年多收”。
“今年我承包了35亩土地种烟,以前种完烟叶,地就闲着,现在种上蔬菜,收入翻了一番!”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烟农邱继平笑着说。邱继平是当地第一批尝试“烟+蔬菜”模式的农户,去年他在烟叶采收后种植了花椰菜,每亩地增收近3000元。“烟叶和蔬菜轮作,不仅让土地‘活’了起来,还减少了病虫害,种出来的蔬菜品质特别好,根本不愁卖。”
菜农在田间收获花椰菜。摄/李自林
科技赋能 提质增效
“烟+蔬菜”模式的推广离不开科技支撑。丽江市农业部门与烟草公司合作,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从烟叶育苗、移栽到蔬菜种植、采收,每一个环节都有专家跟踪服务。此外,当地还引进了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和智能温控大棚,进一步提升了种植效益。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科技。”邱继平指着自家田里的滴灌设备说,“这些设备都是政府补贴的,用水少了,产量却高了。”他还说“烟草公司定期组织培训,教他们如何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现在种地轻松多了,收入还比以前高。”
烟技员在田间进行技术培训。摄/李自林
产销对接 农民吃下“定心丸”
为了让农户种得好、卖得出,丽江市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与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合作,拓宽蔬菜销售渠道。同时,当地还成立了蔬菜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确保农户利益。
“以前种菜最怕卖不出去,现在有合作社兜底,心里踏实多了。”邱继平说,去年他种的花椰菜全部由合作社收购,价格比市场价还高。“合作社还帮我们联系了外地客商,明年我准备扩大种植面积。”
绿色发展 生态效益双赢
“烟+蔬菜”模式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促进了生态保护。烟叶和蔬菜轮作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此外,蔬菜种植还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以前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现在很多人回来种地了。”邱继平说,我原本在丽江城里打工,看到家里种烟收入增加后,也回乡加入了种植队伍。“现在一家人在一起,日子越过越红火。”
花椰菜田间生长情况。摄/李自林
未来可期 乡村振兴添动力
据统计,丽江市已有超过5000户农户参与“烟+蔬菜”模式,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户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烟+蔬菜’模式的覆盖面,同时探索更多高效农业模式,让更多农民受益。”丽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丽江特色农业品牌。
在丽江,“烟+蔬菜”种植模式相得益彰,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烟农们的笑脸,成为乡村振兴最美的风景。正如邱继平所说:“有了好政策、好技术,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文、图/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李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