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滇西漾濞石门关的嶙峋石壁,马栋彬的烤羊店早已炊烟袅袅。伴着木炭的噼啪声,裹着秘制香料的烤全羊在铁架上缓缓转动,勾勒出一幅人间烟火生动图景。
烤制全羊。摄/杨雨烨
店主马栋彬是个土生土长的漾濞汉子,他用十年光阴,从景区门口一方小小杂货铺起步,将漾濞传统烤羊技艺淬炼成文旅融合的“金字招牌”,带动石门关景区形成特色餐饮集群,书写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创业故事。
2013年,石门关景区刚获评国家4A级景区时,在外务工的马栋彬敏锐捕捉到商机。他在景区入口处租下20平方米铺面,开启了创业之旅。
创业之初,由于缺乏经验,马栋彬的小店生意并不理想,在漾濞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苏菊红的悉心指导下,他掌握了引流技巧和店铺陈列要领。靠着“边卖货边交朋友”的朴实经营,仅仅三年,马栋彬便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随着石门关景区游客越来越多,漾濞县烟草专卖局客户经理苏菊红敏建议马栋彬将20平米的杂货铺扩展成集土产销售、特色餐饮和住宿停车于一体的复合空间。
儿时围坐在火塘边看着长辈烤全羊的回忆点燃了马栋彬新的创业灵感,“希望游客们不仅欣赏到石门关的美景,也能品尝到漾濞的美食。”马栋彬一边转动烤架一边说。
2016年,马栋彬在杂货铺旁支起露天烤架。他遍访村寨老匠人,复原彝族“塞膛烤羊”古法。精选70斤左右黑山羊,腹中填入漾濞特有的野茴香、新鲜鱼腥草和十余味秘制香料,用木炭慢烤6小时。当金黄酥脆的烤羊出炉时,油脂滴入炭火激起的青烟裹挟着异香,引人垂涎。
“店内的游客总是喜欢举着手机边拍边等,看着烤羊在烤架上转动说这是会跳舞的烤全羊”。马栋彬笑着说。
烤羊的爆火并未让马栋彬就此止步,他借鉴烤羊经验,研发出“石门关烤鸡”,选用彝家散养土鸡,以古法烤制锁住山野本味;继而,他又开发出便携装香料、真空烤羊腿等衍生品。
马栋彬研发的“石门关烤鸡”。摄/杨雨烨
今年,马栋彬开启了“流动烤羊”模式,只要顾客想吃,马栋彬就能带着烤羊去到他们身边。如今,马栋彬每年能卖出400多头烤羊,店铺日均接待游客超200人次,年营业额突破150万元。
当暮色为石门关镀上金边,马栋彬店内的灯笼次第亮起,他擦拭着祖辈传下的烤架,望着停车场车辆渐满,嘴角扬起笑意。他指着不远处新建的游客中心说:“过去游客停留不到两小时,现在为了吃烤羊却愿意住下来。”
(文/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杨雨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