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枇杷收获时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鸡街镇冲坡哨村的果园中,一颗颗金灿灿的枇杷挂满枝头,空气中散发着浓郁果香,村民杨旭丹正在采摘枇杷,为发快递做准备。
杨旭丹采摘枇杷。摄/张娴
“今年的杷熟的偏晚一些,往年这个时候快递早就已经寄到了,今年现在才开始采摘。”杨旭丹边采摘边说道。
冲坡哨村光热充足、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枇杷。“今年的枇杷熟的虽然晚,但是产量不错,甜美多汁,今天微信下单了10多箱,将近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枇杷畅销,杨旭丹喜笑颜开。
杨旭丹家的枇杷园。摄/张娴
在种植枇杷之前,杨旭丹在鸡街镇上开了一家便利店,同时,她也是旧市烟草专卖局的零售户。
小店虽地处交通便利的路口,生意却迟迟没有起色,个旧市烟草专卖局的片区客户经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帮助其重新规划店铺布局,建议更换前柜、增加背柜,优化标价签陈列,以及商品分区摆放、分类展示等。打好基础的同时,杨旭丹使用个旧市烟草专卖局免费提供的扫码系统管理货品,这让她省了不少心。经过一段时间后,小店生意逐渐回暖,在贴补家用之余还能有些存款。
在小有积累的情况下,杨旭丹为了盘活自家耕地资源,与丈夫商量种植枇杷。“刚开始两年枇杷的个头较小,产量较低,没有销路,都是在亏钱。”杨旭丹说。
为了改善枇杷种植的困境,杨旭丹多次向身边亲戚询问种植方法,对部分枇杷进行“套袋式”种植试验,每年都在记录枇杷口感的变化,经过不断调整种植方法,现在的枇杷品质大大提升,在市场上也有了较好的口碑。
杨旭丹家种植的枇杷。摄/张娴
“之前我在小店门口摆摊卖枇杷,销量不是很好。后来我开始发短视频、发朋友圈、加微信,吸引了不少顾客,目前枇杷的销路主要为线上销售。”杨旭丹说,“因为我们是自家种的,自家采摘,枇杷的价格大概9-11元左右一斤,大家觉得我们的枇杷物美价廉,每年都会回购,往年大概发出去200箱快递,总共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
靠着开店和每年卖枇杷的收入,杨旭丹家盖起了小楼房,开上了小轿车,一家人空闲时间还能出去旅游,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以后我还打算做点别的事,最近正在了解销售二手货车的渠道,再运用一下自媒体,把生意做大一些,让收入也提高一些。”杨旭丹说。
(文/云南省红河州烟草专卖局 张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