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黑龙江讯 2018年以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地方道路管理站自觉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和发展大局,以行业扶贫为切入点,以农村四好公路建设为抓手,着力织密通乡路、通村路,打通断头路,建设专用路,让“毛细血管”畅通,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好民生路确保贫困群众人畅其行
为彻底解决贫困村屯运力不强、出行困难等交通瓶颈,他们凝聚各方力量,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努力为贫困群众打开通往脱贫致富的大门。一是建设品质交通。
近年来,累计投资6.1亿元,改造升级国省道2条,建设农村公路43条,全县农村公路达到222条1389公里,每个行政村中心屯的学校或村部500米范围内,都有一条水泥(沥青)硬化道路连通其它公路或上级乡镇率达100%。2018年开通了49条客运班车运营线路,辐射周边三市四县,覆盖县内全部乡镇和建制村,在富裕大地上铺就出了一条条致富路、便民路,实现了物畅其流、人畅其行,助力全县脱贫攻坚步入了“快车道”。二是强化产业引领。投资2810万元,建成了12公里的三级公路,规划投资2400万元,建设龙腾旅游客运站,同时,将龙腾温泉度假庄园与小河东村之间的道路全部打通,形成了内部联通、外部环绕的态势,打通了庄园、村庄、城市互通互联的财富之路,目前庄园累计投资4.6亿元,成为了集生态湿地、温泉度假、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项目,年接待游客36万人次,收入6000多万元,通过旅游扶贫,带动598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就地转移劳动力348人,贫困人口167人,年人均收入达 1.7 万元。三是打造“旅游+扶贫”模式。整合各类资金,重点投入修建村内的道路基础设施,目前,全县10个乡镇、90个行政村硬化道路全部畅通,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重点打造的以东塔哈村为标志的通航小镇、以吉斯堡村为标志的光伏小镇、以兴裕村为标志的移民小镇、以小河东村为标志的旅游小镇、以永丰村为标志的稻田小镇,村内道路硬化率达100%,已成为全县推动“旅游+扶贫”模式的示范点位。
建好平安路确保道路运输放心无忧
道路安全是造福百姓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他们着力构建群众通往脱贫致富的平安路,努力将公路养好、护好、管好。
一是健全三级责任体系。在县城,成立农村公路管理站,对重要路段进行二十四小时巡查看守,为养护工作提档升级提供了重要保证;在乡镇,全县10个乡镇组建9个农村公路管理所(富裕镇、友谊乡县直所在地合并组建1个),每所配备3名工作人员,实行一岗双责,负责路政巡查和专业化养护工作;在村屯,每个村选派2名路政协管员,进行本村(屯)内路政巡查,负责巡查举报超载超限、公路“六乱”等破坏路产路权等行为。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五年来,共投入管养资金5280.1万元,将承建市政工程创收2000多万元,投入到养护管理、机械设备购置、农村公路管理所维修改造等,弥补养护管理资金缺口。资金保障水平的提高,满足了养护生产的需要,确保公路的路面整洁、路肩坚实、横坡顺适、排水顺畅。三是活化管护工作机制。农村公路管理所养护人员实行分段到人集中作业机制,使路政管理更加严格;县站与农村公路管理所实行奖罚激励机制,签订管养责任状,每月组织联检联评,精准兑现奖罚,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实行联路计酬机制,对养路工人的养护工作,实行量化打分,发放的工资额度与得到分数进行挂钩,进一步调动养护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化责任担当真心实意为帮扶村办实事
2014年与小哈柏村结对帮扶以来,认真履行帮扶责任,按照县委和乡政府的总体要求,为小哈柏村做了实实在在的实事。农民富了,乡村才真正的美。完善了主要道路排水。无偿提供一米直径涵管30节,价值25500元,村里自筹了2万元组织人力、车辆、施工设备,完善了主要道路排水7处,使得村内排水畅通,百姓晴雨通行便利。整修了田间道路。无偿提供砂石1300立方米,价值10万元,村里自筹1.5万元,整修了六枝干渠、东北田间路、西北田间路、东南田间路、西南田间路共10公里,田间道的整修极大的方便了村民耕种田地。修建了活动广场。出资24万元,村里自筹9.5万元,修建了群众活动广场1处,硬化面积2800平方米,修建了广场外墙150延长米,排水沟150延长米。第一书记协调文体局安装健身器材1套、音箱1套、秧歌奖励费5000元。修建了集贸市场。新建农贸市场一处,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在土建基础上,修建了围栏和大门,现已投入使用。农贸市场的修建,不但使得村内布局更趋于科学化,保障了村内环境卫生,也极大地方便了村民集中交易。整治村屯环境。投入资金10多万元整治村屯道路,上砂石1500立方米,出动机械设备150余台次,平整道路、硬化路面、补坑灌缝,大大提升了村屯环境和档次。把帮扶村建成了“炊烟袅袅、绿韵为裳、鸟语花香、民风淳朴”的美丽村庄。(图、文/聂勇 申震)
责编:田婷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