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脱贫攻坚 >> 浏览文章

落实“五动举措”作好“五社”文章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3-09-19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黑龙江省勃利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论述,立足农业农村资源优势,坚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按照“加快培育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落实“五动”举措,做足“五社”文章,搭建农户、合作社、乡村产业共赢发展平台,努力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农业提质增效。2021年8月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

一是坚持支部领动,党建引领办社。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不动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人员725人,有效增强了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村级党支部引领、服务等职能,支持村干部、基层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社,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问需于民、献计于社,帮助解决办社资金等难题,形成以党建引领办社、以办社促进产业、以产业带动农户的良性循环,村级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紧密结合。截至目前,共有26名“村两委”成员领办创办合作社,示范带动种养大户、致富能人等开办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3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14家、市级示范社23家、县级示范社61家,成为壮大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二是坚持政策撬动,服务护航稳社。始终树立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帮扶农民的鲜明导向,把发展合作社作为产业壮大着力点、农民增收切入点,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强化指导服务。合作社开办全程提供领办代办服务,简化办理流程,实现即时办结;成立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免费提供财务管理、办社制度等指导服务,每年不少于两次邀请省级、市级专家开展专业培训。强化金融支持。搭建政府、金融机构、合作社三方合作平台,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累计为合作社提供贷款1.61亿元,青山乡奋斗村被确定为省农村金融整村授信村,每个农户回乡创业享受10万元-50万元3年低息贷款,有效帮助农民合作社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强化奖补助力。用好用足中央、省级各类奖补资金,累计合作社落实各类奖补资金2516万元,县级财政加大合作社扶持力度,2022年为发展好的合作社发放奖补资金6万元,特别是扶持肉牛养殖发展上,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出台县级肉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安排2000万元扶持资金,对肉牛产业予以扶持,全县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到79个;创新开展乡村经济擂台赛,将合作社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纳入考评范围,鼓励乡村两级发动合作社整村流转土地,每年评出3个“明星乡镇”,分别奖励50万、30万、20万元;10个“十佳村”,分别按照10万、8万、6万元三个档次给予奖励。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兴社。勃利县始终注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鼓励合作社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注重“招才引智”。柔性引进黑龙江大学生命学院张彦龙教授挂职政府副县长,带领科研团队开展黑木耳种植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适合勃利环境生长的新菌种“勃利1号”和“西藏6号”,打破了菌农“逢三必赔”的黑木耳种植现状,在助力天护木耳、嘉园木耳等专业合作社发展上作出突出贡献。推动“垦地融合”。以全市推动垦地高质量融合发展为契机,扶持永恒乡恒山玉米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垦地融合”模式,帮助合作社与省农科院、佳木斯农科所等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所有播种品种全部为优良玉米、大豆品种;合作社投入资金2200万元,全新购置进口和国产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高薪聘请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农场农业种植领域专家常年驻社指导,推广大垄密植等增产措施和分区划片先进管理,开展全过程高标准和高产竞赛,在全县率先打造出万亩“吨良田”。深化“校社合作”。海林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黑龙江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先进科研技术,拥有3.9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年产药材390吨,生产的“老药叟”“龙五行”等产品备受消费者喜爱。

四是坚持品牌带动,绿色发展强社。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扶持合作社走“双品牌、差异化”发展之路,推行“区域公共品牌+合作社产品品牌”模式,全力打造品牌农业。打造区域品牌。创建了“东北老勃”区域公共品牌,并被七台河市确定为全市地方区域公共品牌,出台了七台河市“东北老勃”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吸引县域内合作社参与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截至目前,勃利县现有庆城水稻等4家合作社8款特色农产品使用“东北老勃”品牌,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得到显著提升。做强自有品牌。鼓励合作社走品牌之路,重点对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全县合作社创建品牌24个、产品51种。同时,合作社全力打好绿色有机牌,积极开展认证,“两品一标”数量达到39个。金鑫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杏树沟黑木耳,生长全程水质无污染,全程人工管理、人工采摘,自然光晾晒,木耳质量特优;跃军红松种植合作社生产的红松籽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果仁完整、奶白鲜亮、口感圆柔,对激活酶活性、促进蛋白质合成、抗衰老、防辐射、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免疫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拓宽渠道亮牌。积极组织合作社参加各类展销会、推介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组织13家合作社20种农产品入驻人民网黑龙江频道-七台河名品优选特色产品展销中心,嘉源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参展的“林韵嘉源牌”黑木耳荣获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五是坚持带农联动,多种模式活社。始终把带动农民增收作为扶持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种带农益农模式并举,把农户牢牢镶嵌在合作社产业链中,持续稳定带动农户增收。“合作社+务工”模式。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优先吸纳本地农户务工,让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合作社每年长期带动农户1116人年人均工资4万元,临时用工带动4200余人,年人均工资2.7万元,其中脱贫户252人,28家合作社被评定为帮扶车间。奋斗村田园葡萄音乐专业种植合作社每年带动农户务工200余人,其中帮扶对象就业64人,年人均增收7500元。土地规模化经营带动增收模式。合作社发挥先进农机设备及种植管理技术优势,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农户土地,每亩土地降低生产成本60元以上,将节约成本反哺农户,全县合作社共计流转、托管土地45.78万亩,农户每亩土地增收150元以上。恒山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推行保收益型土地流转,即农民与合作社签订合同时,合作社以每亩地1000元以上价格(2023年按照每亩地1100元标准)一次性支付给农户作为保证金,如当年土地收益低于当地土地流转价格,保证金不退;如当年流转土地收益高于当地土地流转价格,高出部分按照一定比列再次给予农户分红,每年带动7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2600元,分红总金额达到400万元。示范带动发展产业模式。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推动特色产业逐渐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农户自主参与到特色产业发展中来,蓝靛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种植规模持续扩大,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17万亩,葡萄种植达到1243亩,倭肯镇正阳村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种植万寿菊,全县“一村一品”村达到64个。此外,合作社在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联动带农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大力参与公益事业,疫情期间45家合作社捐款捐物助力农村疫情防控,恒山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免费为村里安装路灯80盏,为183户农户提供价值4.5万元取暖原料,用实际行动彰显现代农业合作社担当。

(图、文/勃利县县政府办  周鹏睿)


0
上一篇: 江西省赣州市医疗保障局瑞金分局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实招”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