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湖北汉川市广袤田野上稻浪起伏、虾塘星罗,一派忙碌景象。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小龙虾养殖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除了农户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汉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立足职能优势,结合地方发展需求,积极参与助农行动,在多方面持续发力,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汉川市大房新村小龙虾养殖田)
央视聚焦展优势 产业兴农启新程
2025年6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希望的田野上》栏目对汉川市小龙虾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报道,展示了这一特色产业如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节目重点介绍了汉川小龙虾的独特优势:“汉川市水质优良,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小龙虾生长。”一位接受采访的养殖户说,“我们这里的小龙虾肉质紧实,口感鲜美,深受市场欢迎。”
(图为央视报道汉川小龙虾)
汉川市农业农村部门表示,该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通过引进新技术、优化养殖模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汉川市已形成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并成功打造了多个知名小龙虾品牌。
工作队推新模式 虾稻轮作促增收
自开展定点帮扶以来,汉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选派精干力量组成驻村工作队,进驻大房新村开展产业帮扶。面对村里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下的问题,工作队结合本地实际,引导村民从传统种植向“虾稻轮作”转型。
“一开始大家都不太愿意改,担心风险大、技术难掌握。”驻村书记黄岸回忆道,“我们就一家一户走访,讲政策、算细账,请专家来培训,还组织去示范点实地参观。”
(图为虾稻轮作)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推广,大房新村逐步推广开“虾稻轮作”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尝试这种新的种养方式。驻村工作队通过组织培训、协调资源、提供技术指导,帮助村民掌握养殖要点,提升收益。
“过去一亩田一年下来没几个钱,现在种一季稻、养一季虾,一亩地能多挣两三千。”村民王春娥说,“日子比以前强多了。”
随着种养效益逐渐显现,村民们从观望到积极参与,这项产业在当地扎下了根,成为增收的重要渠道。
在今年小龙虾集中捕捞期,面对部分养殖户家庭劳动力不足、销售压力加大的情况,汉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协助捕捞作业。“我们就是想让群众少操心、多赚钱。”黄岸说。短短一周时间,工作队协助捕捞小龙虾超过4万斤,确保了产品及时上市、价格稳定。
节庆搭台拓市场 多方联动谱新章
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汉川市于今年举办了第二届“汉川小龙虾节”。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餐饮企业及电商平台代表参加。
(图为汉川小龙虾节)
作为本地重点企业之一,汉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积极参与本届小龙虾节筹备与宣传工作,并联合本地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广。“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汉川龙虾的好品质。”汉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相关负责人尹刚表示。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输血’,更要帮助群众增强‘造血’能力。”尹刚强调,“通过参与节庆活动、搭建产销平台,我们希望能持续推动汉川小龙虾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从政策引导到技术服务,从人力支援到市场拓展,汉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国企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其驻村工作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不仅帮助农民提升了技术水平,更增强了他们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致富的信心。
“我们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就业帮扶等举措,为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化乡村贡献力量。”驻村工作队表示。
如今的大房新村,虾塘连片、稻香扑鼻,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新农村画卷正徐徐展开。而在这幅画卷背后,是无数像汉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这样的单位和干部群众的默默奉献与辛勤付出。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携手同行,未来可期。
(汉川市烟草专卖局 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