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云南省石鼓镇:循环农业绽放“金色小花”

2024-08-02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夏日,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的烤烟育苗大棚里,朵朵金耳菌正破膜而出,犹如一团团金色的小花。

育苗大棚内成为金耳“乐园”。摄/罗优

玉龙县合和玉叶专业合作社成员和凌云正带领着工人穿梭于菌垄间,一边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切割下已经达到采收成熟度的金耳菌,一边介绍说:“这一片大棚共16亩,是去年11月初播种的。从1月中旬开始陆续出菌,每天都能采摘,目前已采收了近4500公斤。”

和凌云是玉龙县九河乡雄古村的90后“新农人”。近年来,他积极探索农业多元化发展方向,成为玉龙县种植金耳菌的第一人。

金耳菌因其颜色金黄,又称“黄木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磷、铁、镁等微量元素,作为一种营养滋补品,有一定药用价值,近年来很受市场欢迎。

2013年,和凌云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加入玉龙县合和玉叶专业合作社,成为了一名职业农民。

2021年前后,合作社了解到邻近的剑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颇有声色,认为九河乡气候应该也适宜种植金耳菌。于是合作社牵头购买了金耳菌种和养料,利用烤烟育苗大棚闲置期种植金耳菌。

九河乡的首次试种金耳菌,合作社负责人张庆宝对这一项目抱着很大的期望,他积极协调多方资源助力和凌云,包括菌种准备、养料配制、栽培管理、菌丝培养、采收、销售渠道等各个环节。

一开始和凌云初因经验不足,对于大棚内温湿度控制不好导致出菇失败,次级品多且腐坏,损失了2万余元。合作社为他协调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凌云终于掌握金耳菌的培植技术,并采购安装了温湿度调控设备,金耳菌的产量、质量都得以稳步提升。

“对比其他菌种,种植金耳菌对温湿度的控制要求高,但好在生产周期短易采收,今年我试种了4个棚,合计在6.5亩,种植金耳菌一年可收5季,除开成本外,算下来每棚一季都有2到3万元的纯利润。”和凌云说。

查看金耳生长情况。摄/罗优

和凌云成功种植金耳菌,填补了雄古村烤烟育苗大棚的闲置期,提升了该村土地利用率。

“近年来,我们合作社积极探索农业多元化发展,除了特色种植,也在尝试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和凌云利用烤烟育苗大棚种金耳菌,产生的废弃菌棒又成为了烤房生物质燃料,实现了资源可持续回收利用。”张庆宝介绍说。

(文/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张雯清)

0
上一篇: 吃得脚下“苦” 酿出心里“甜”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