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党建+”凝聚基层治理力量

2023-11-09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在推进基层治理中,龙安区中州路街道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坚持“为民服务、社会力量齐参与”工作思路,推行社区“1234”工作法,持续整合商业资源、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激发群众共创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形成人人主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凝聚强大治理合力。

 坚持“一个引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社区治理实践中,明确社区党支部创建“红色引擎”作用,通过加强社区党支部建设,带动对党小组、广大党员的正向引导、鼓励激励,以过硬党支部带动“党建+”,形成党组织带动、党员带头、党群联动发力的“奔跑”态势。一是建强社区党支部班子。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繁杂琐碎,帮办手续、调解矛盾、嘘寒问暖等小事,关乎群众利益,关乎百姓幸福。社区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社区党支部书记带头,健全“线上+线下”服务网格,社区班子成员按照网格划分,主动作为、主动认领任务,认真为群众服务,真正把群众的心声变成掌声。二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社区根据不同党员情况,开展分类管理,锻造了一支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对自有党员,实行定岗管理和“星级管理”,开展党员户挂牌亮身份活动,组织党员主动参与到社区管理工作中来,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严格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推动党员素质持续提升。目前,辖区46名党员在日常巡逻、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参与,共同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对老党员,每周进行上门进行走访,送学上门、送爱心餐上门,定期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体检,定期为老人理发,逢年过节到老党员家进行走访慰问,努力为党员送上党和政府的温暖。对辖区商户门店党员,实行“示范管理”,开展共产党员商户评选,鼓励商户用优良的服务提升党员形象,带动更多的商户门店参与到优化服务中来。在今年的高考期间,辖区的商户主动参与到助考活动中,为考高学子送“状元餐”、免费午休点,为送考家长送水、提供免费等待区等,为焦急的学子和家长送去了夏日的清凉。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社区持续推动落实党员“报到”制度,明确工作目标、报到对象和工作要求,从制度上严起来、管起来,督促在职党员在家门口挂党员牌亮身份,主动做好物业费缴纳、文明出行等基础性事项,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让“双报到”工作抓而有序、抓而有力、抓而有效。

建好“两个议事协调平台”。既居民议事会和矛盾调解议事会。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挑选党员代表等担任“红管家”,吸引居民代表、物业、楼道长等多方参与,建立“一核多方、共治共享”协商机制,构建起“社区—网格员—小区自治队伍—楼栋长”的四级联动体系,让居民与党员可以及时向社区反映自己需求,社区广泛听取采纳大家的意见与建议,确保办好居民的烦心事、揪心事,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切实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同时,压实网格员责任,街道、社区干部“双下沉”,按照“网格责任田”包网入户,发挥“一站式矛调中心”作用,常态化走访、宣传、服务,听民意解民困,让大家静下心来,心平气和解决矛盾纠纷。群众急难愁盼和矛盾纠纷的解决,不仅提升了居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还增加居民对社区管理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记好“三本账”。街道各社区注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辖区各种资源和群众都参与到创建中来。一是做好资源收集建“资源台账”。社区干部主动对接辖区门店商户、学校、机关单位等,走访宣传社区治理知识,宣传创业就业知识,记录他们的发展需求和专业优势,鼓励他们根据发展需求参与到社区创建工作中,通过为社区服务实现互利共赢。通过走访动员,社区建立了“资源台账”。例如,在征集意见中,辖区新开业美容美发门店需要扩大宣传,社区帮忙发布通知,在小区内开展“学雷锋义剪”活动,组织居民参加,让商店服务看得见、摸得着。又如,社区幼儿园需要扩大招生规模,社区主动对接减免学费,本辖区家庭儿童入学实现优惠全覆盖。二是做好需求收集建“民情台账”。社区利用入户机会,通过走访调研,掌握社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工作性质群众实际需求,收集群众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掌握群众实际需求,建立“民情台账”。比如,群众希望在植树节时,让自己和孩子能够亲自参与到植树造绿行动中去。社区发布通知,结合物业管理工作,很快选好场地、树苗,组织居民参与活动,一颗颗“爱心树苗”茁壮成长,群众更加支持社区工作。三是搭建合作共建平台建“落实台账”。社区牵手居民和各类资源,搭好平台,两头牵线,通过多开展活动,让商店、学习等有机会宣传自己,让居民能够知晓各种服务,以创建促共赢,以合作促和谐。在工作中,社区用好“两委”干部联系商户制度,辖区300余家商户成为社区“两委”干部微信好友。商户有需求,只需在线联系分包社区干部即可,各种需求都能得到及时反馈解决;用好党员联户机制,居民实时在楼栋微信群反映问题,社区干部第一时间帮助协调解决,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落实落细。“有事找社区”成为群众普遍共识。

用好“四种资源”。一是好辖区教育资源。联合辖区内中小学校师生志愿者100余人次,共同开展“义写春联”、卫生大清洁、红色观影、“送学上门”等活动20余次,构建社区幸福和谐氛围;联合辖区幼儿园,在辖区开展垃圾分类大讲堂、安全疏散和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社区幼儿安全意识和逃生本领;推行“辖区幼儿入园优惠费用”政策,本辖区2--6岁幼儿到社区居民会开具证明均可享受入园费用减免200元,目前7名儿童享受优惠。二是用好辖区商户资源。联合辖区100余家商户门店,常态化开展“义剪”“义诊”“暑期亲子采摘活动”“约会春天,拥抱绿色”亲子植树活动和猜灯谜娱乐活动等,100户家庭、1000余名群众参与,丰富居民生活。三是用好辖区医疗资源。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类开展健康服务活动,推荐符合条件妇女参见免费“两癌”筛查,为小区老党员定期开展上门免费体检,定期开展血糖、血压、健康培训进社区活动,让居民群众家门口看病就医。四是用好辖区“红色”力量。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开展党员联户,在小区自治管理、反诈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中当先锋、做表率;发挥老党员作用,开展“讲述红色故事”宣传,传承红色基因。其中,辖区梅东社区彤泰乐苑发挥老党员带头作用,选配4名老党员为小区“红管家”,有效破解了社区与居民群众之间沟通不畅的难题,使“三无小区”实现了从“无人问津”到“社区兜底”再向“规范治理”蜕变,形成了小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


0
上一篇: 中建电子联合北京市经开区总工会开展职工手工制作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