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海南临高深化移风易俗推动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2025-05-07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四月的海南,绿意盎然。漫步临高县文澜江两岸,一副生态如画、乡风文明、村民安居、产业兴旺的和美画面映入眼帘。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临高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要义,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为总体目标,把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农村环境风貌焕然一新,村民精神面貌持续向好,一股文明新风在广袤的乡土间流淌。

春风化雨 文明新风润泽千家万户

一个人均收入17000元左右的家庭,娶个媳妇总计花费10-30万元不等。这是近年来临高一些沿海渔业镇,农村男青年结婚所要付出的“成本”。

还有部分群众由于精神信仰迷失,遇事求神拜佛找算命先生,用封建迷信的方式“答疑解惑、祛病消灾”。

……

近年来,临高县精神文明建设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上述现象仍然存在,部分镇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仍不够协调的现象有所凸显。

风气之渐,往往积习日久。推进移风易俗,面上改的是不良的行为习惯,根上改的是价值观念。

如何把文明新风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让群众从心底接受并践行新风尚?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临高因地制宜创新方式载体,把推动移风易俗与宣传宣讲、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文明新风吹拂千家万户。

移风易俗宣讲活动现场 图/梁诗怡

深化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理论宣讲是基础。

临高县在理论宣讲学习上大胆创新,尤其是宣讲团队的构成与宣讲形式的多样化。该县组建了由2名博士和5名硕士构成的“博硕士宣讲团”,8名退役军人组成的“老兵宣讲团”, 6名优秀党员干部家属组成的“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宣讲团”,借助高端优秀人才的力量,提升宣讲的专业性和吸引力。

宣讲团将村民的兴趣爱好与“移风易俗”的主题紧密结合,设计了一系列标准化且贴近民生的宣讲内容。同时,为了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宣讲团还创新性地开设了“榕树下微课堂”“渔船课堂”以及“田间课堂”等特色场景,将宣讲活动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使移风易俗的观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以传播。

以文化人,在文艺熏陶中滋养人心。

结合群众口味喜好,将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新风尚、新生活编写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把深化移风易俗宣传融入当地民俗特色,创作快板《移风易俗树新风》、人偶戏连唱《“七个倡导”记心间》、渔歌哩哩美《移风易俗风尚新》等节目,在一点一滴中引导村民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充分借助 “气排球之乡”的广泛排球运动基础,结合体育赛事和文化节庆,开展排球类赛事以及举办公益排球培训班、中老年人气排球友谊赛等,以体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引导广大群众除陋习、树新风、倡文明。

东英镇在传统节日“二月二”之际,举办“移风易俗专题嘉年华”专项活动,通过知识展、读书会、诗词墙等方式,将移风易俗知识融入传统节日,以文化人、以德润心,既弘扬了临高传统文化,又展现了新时代的文明风采。

“移风易俗专题嘉年华”专项活动现场 图/王小亮

截至目前,全县已组织开展博硕士宣讲、老兵宣讲、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宣讲,榕树下微课堂、“渔船课堂、田间课堂”等特色场景移风易俗宣讲等活动249场(次),组织开展5次排球类赛事,覆盖人群超5.3万人次,其中移风易俗“光脚杯”春节排球赛吸引观众超2.2万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3305场次,送戏下乡210场。

一个个接地气的宣传宣讲,一场场生动的文体活动,将婚事新办、孝老爱亲等新风尚潜移默化融入群众心里,让现代文明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

创新治理 移风易俗形成长效机制

“吃一次酒席,至少200元,有时候一个月,光这项支出就差不多2000元。”有村民表示,这样的“人情”对于农村普通家庭来讲,负担太重。

人情风、吃喝风、攀比风……曾经是群众的难言之隐、心头之痛。

树新风、革陋习、讲文明。临高持续创新治理方式,把握好“既尊重当地习俗,又有力革除陋习”之间的平衡,不断健全完善移风易俗的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

2023年11月,中共临高县委办公室印发《临高县移风易俗实验性项目实施方案》,通过构建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减轻广大群众在婚丧嫁娶、庙会公期等活动中的人情支出负担,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婚姻观念扭曲等陈规陋习,从4个试点乡镇逐步推广到全县,构建临高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

临高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磊(右一)调研乡风文明建设 图/陈晓鹤

“从长远来讲,移风易俗是补齐临高发展的‘精神短板’。”临高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磊表示,临高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为总体目标,培育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和临高“三区一园”建设发展相适应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

健全完善村规民约,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

简办婚丧嫁娶,规范操办酒席,是移风易俗引领文明乡风的重要一环。

聚焦红白事,新盈、东英、博厚、和舍4个试点镇61个村(居)委会新修订了村规民约章程,制定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倡导葬礼花费不超3万元,结婚彩礼不超3万元,宴请人数不超10桌100人,每桌花费不超500 元,不收红包礼金,不办“无事酒”。

“我们在有条件的17个村成立了红白事服务队,通过提供省心、省力、省钱的方式,让村民有操办红白事需求,第一时间就想到红白事服务队,在服务的过程中,我们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的倡导性标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推广……”临高县委宣传部负责移风易俗的同志表示,临高目前多措并举,15个责任部门推进31项移风易俗工作任务,全方位、多维度力促文明乡风生根发芽。

“移风易俗,对我们是实实在在的好事。”东英镇居留村红白理事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践以来,村民对标准化服务感到满意,移风易俗在主动服务中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群众组织动起来,带动村民自觉践行。

建设文明乡风,要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

4个试点镇成立了61个禁毒禁赌会,53 个村民议事会,45个道德评议会,61个新红白理事会。

临高县加强对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指导,积极开展邻里互助、道德评议等活动,推动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的执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文明行为已经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的行动自觉。

榜样引领 形成崇德向善好风气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人”作用,倡导党员干部在婚丧喜庆等事宜中起带头作用。

临高统筹认真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将移风易俗工作列入县委常委会工作要点,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等考核内容,通过月调度会推进、党员示范引领、村民代表大会动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党员示范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同时,印发《临高县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的规定(试行)》,严格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要求全县党员干部严格落实事前事后“双报”制,不收受礼金红包,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无事酒”不办。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是深化移风易俗工作中的关键部分。临高县通过用好“一个阵地”、建强“一支队伍”、织密“一张网格”等方式,推动移风易俗治理成效日益显现。

用好“一个阵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矛盾纠纷调解室、便民服务大厅等综合功能区域,引导干部群众破除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

织密“一张网格”,创立“乡贤+‘第二身份’”新模式,号召各镇德高望重的离退休干部、道德模范和带头致富人等示范性人物加入各村新乡贤理事会,全县党员干部每周二以志愿者“第二身份”到联系的村(社区)网格进行注册、报到,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劝导、“创文创卫”政策宣传、文明巡查等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推动者。

建强“一支队伍”,将移风易俗纳入干部培训课程,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培训,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不断增强村级组织党员干部抓好移风易俗工作的能力水平。

“这项工作,要打造移风易俗‘临高样板’”曹磊介绍,临高要通过努力,实现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得到极大提升,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形成依法婚育、文明婚育的良好风尚;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乡风文明得到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当前,临高县正以稳健的步伐,在移风易俗的征途上步步为营,矢志不渝地向前推进。一个个务实举措破除陈规陋习,一项项有力部署厚植新风正气,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劲吹于临高大地广袤的田野。

(文/海南融媒 许丽雅)


0
上一篇: 三门峡市陕州区:使出“十八般武艺” 打好烟苗抗旱移栽攻坚战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