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云南省普洱市:山野林间辟出生财之道

2024-11-06 来源:经济网 未知   加入收藏

深秋时节,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勐大镇的山林水涧中蝉鸣鸟叫声声入耳,当地农户却选择在这个时候背着背篓结伴进山,似是在寻找着什么“宝贝”,走近一看才发现背篓里的是一兜兜蝉蜕。

蝉蜕是一味有疏风清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和息风止痉功效的中医药材。据了解,当地村民不仅在秋季收集蝉蜕,还在每年6-10月上山捡野生菌,在林间仿野生种植白芨、重楼、茯苓等中药材,他们将这些满满的“收获”全都拿到镇上卖到沅老五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村民晾晒完成的蝉蜕成品。摄/石雯

 

“今天出去又捡了一筐回来,我刚刚称了全部存货又有一公斤多了,前久忙着收玉米只是偶尔去捡也卖了2000多元,手里这些按照670元左右每公斤收购价,又是小一千的收入。”勐大镇文来村的谢职权看着簸箕里正在风干的蝉蜕,笑得合不拢嘴。

在此之前,勐大镇一边是藏在山野丰富的物产资源,一边是迫切的民生需求,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条共融共生的发展道路?始终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难题。

据沅老五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梦介绍说:“自我返乡创业成立合作社至今,亲眼见证了当地农户创收观念的改变,村民们从消极以待到积极找寻,药材、野生菌等山林野物,只要农户拿过来回收,品质过关的,我们都一一收购,这是我给他们的底气。”

2017年沅老五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呼吁乡民们将山林丰厚物产“变废为宝”,续写着“靠山吃山”的致富篇章,整个乡镇都焕发着勃勃生机。

此外,沅老五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不断优化产供销路径,创新联农带农模式,不仅限于收购药材,还提供给农户以技术资金支持,随着产业链路扩大,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药材种植规模,为更多农户创造了家门口就业机会。目前,该合作社全年用工在30人次左右,每人每月稳定收入在4000元上下。



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摄/石雯

 

同时,杨梦发现,勐大镇除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在当地烟草部门的积极宣传推动下,“不让地荒着”几乎成了所有农户共识,杨梦在发现这一普遍需求点之后迅速做出反应,开设一家农资店紧邻药材收购处,在售卖种子的同时提供给购买者肥料配施方案,给当地农户提供了极大便利。

“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影响,当地老百姓耕地大部分都是坡地,前期烤烟采收完就会错峰种植红花这种药材,花苞和花籽都可以售卖,亩产值在3000元左右,相较而言市场也比较稳定,光是我这个农资店到现在都已经卖出去足够1000多亩的红花种子了。”杨梦说。

在林间捡拾蝉蜕,林下种植中药材,坡地轮作红花,长短结合,一份土地就有了两份收益。现如今,勐大镇发生着可喜的变化,“靠山吃山”盘活着林下经济,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和收益,而且在栽种收获时还能给村民提供劳务增加收入,实现家门口就业,可谓一举多得。

(文/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石雯)


0
上一篇: 多元产业奏响麻箐村乡村振兴“协奏曲”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