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火红乡积极探索“烤烟+黑山羊”模式,为当地发展特色农业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当地群众们在致富路上喜气洋洋。
从火红乡集镇出发,沿路而下,山坡上,草丛间,一群群黑山羊在林间撒欢。它们成群结队地在山间活动,吃着野草树叶,喝着山泉水,每只羊都长得健壮肥硕。
高原草场放养的黑山羊。摄/张雨欣
走进位于滴水岩村的火红乡黑山羊品种保护扩繁场,“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循声望去,羊儿膘肥体壮,毛色油亮。据羊场管理员杨自位介绍,滴水岩村山林条件好,草场宽阔,不仅为这里的黑山羊饲养提供了良好的温湿度、水源和草料来源,天然放养的方式也让黑山羊的肉质更加紧实鲜香。
“我们养的黑山羊,属于自繁自养,吃草不吃饲料,肉质好,又不容易生病。”杨自位说,他们的羊场今年存栏700只左右,目前已经出售了300多只,收入在23万元左右。”
火红黑山羊不仅羊肉好,就连羊粪也值钱。杨自位说:“我们的羊粪全部卖给烤烟种植户种植烤烟,每年卖羊粪的收入都在1.5万元左右。”据烟农反映,用羊粪做底肥移栽出来的烟叶,不但好烘烤,而且油润足,颜色也好,同比每亩能多收入300元左右。
滴水岩村梁子小组黄林慧夫妇是养羊致富的代表,他们从2012年开始养殖黑山羊,从自己“凭经验”养殖到科学养殖,从养殖几只到养殖上百只,一步步探索,一步步实践,成为了当地的养羊能手。
“我们村里80%的人家都养羊,多的100多只,少的也有10多只,越来越多的村民把养殖黑山羊和种植烤烟作为实现增收致富的主要路径。”黄林慧说。
“烤烟+黑山羊”模式充分发挥了两者的优势:利用羊粪提高土壤活力,减少了有机肥使用量,丰富烟地土壤适宜菌群,为大力推广绿色生物防控推进农田农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山间觅食的羊群。摄/张雨欣
当地政府农业部门表示,推动“烤烟+黑山羊”模式是为了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思路,积极推广“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大户带头、群众散养、低收入群体领养的养殖模式。未来,将继续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更多农户参与到多元化种植中来。
(文/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饶万乾 陈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