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多作协同绘乡村美丽画卷

2025-03-07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初春时节,走进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庙街镇新华村委会的田间地头,一片片绿油油的蚕豆与金灿灿的油菜田交相辉映。

2022年以来,巍山县将烤烟产业纳入大农业发展及重农抓粮大局,县农业部门和县烟草部门积极探索实施“粮烟协同”项目,推广“烤烟+N”的产业组合种植模式,以农田为载体,以产业为抓手,以融合为路径,提高烟田复种指数,持续提高烟农收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

春日油菜花和青蚕豆共绘田园画卷。摄/周旭

土地流转:释放土地新活力

为有效破解农村土地碎片化的难题,巍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协同村委会统一价格,与农户签订长期土地流转协议,将农户手中的土地收归村集体,种植户又通过抽签的方式划分地块,实现种植面积连片成块。这样的土地流转模式,把从前零星分散的土地整合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用地,不仅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不足和耕地细碎化问题,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今年我把土地流转给村委会,就算不种地,也有一笔1500元/亩的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到外面打工挣钱,土地也不会闲置。”农户刘锐彤对土地流转政策赞不绝口,原本他手里是好几块零散分割的田,一直流转不出去,自己耕种也不方便,经过整合置换后终于把他解放了出来。

粮烟协同:激活产业新动能

为因地制宜推进“粮烟协同”,科学推广烤烟与粮食作物轮作、换茬、套种等种植模式,巍山县聚集了政府、烟草、科研院校、合作社“四方力量”,在套种粮食作物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农产品销路等方面为“粮烟协同”科学有序推进提供有效保障,全过程最大程度保护烟农利益。

自2022年实施“粮烟协同”示范项目以来,巍山县累计示范种植烟后青贮玉米8300亩、鲜食玉米7400亩、豆类3300亩。巍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聚焦资金、资源、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通过引导经营主体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展订单生产,实行“烟叶+非烟”双合同、双订单生产,进一步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兜底保障农副产品销路,推动粮烟二元产业向“粮烟+”产业升级。

“除了烤烟种植外,我还与巍山宏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销售订单。去年烟后套种的鲜食玉米卖了5万多,现在鲜食玉米后种的小春季青蚕豆三月中上旬就能成熟,又能多赚万把块,收入翻了一番!”新华村的农户曾林艳说。

产业融合:绘就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浑然天成的田园风光,巍山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观光产业,以传统种植产业为基础,附加丰富多样的农旅活动,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农旅融合不断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庙街镇6.3万亩的农田之上,烤烟和粮、经作物融合共生、互促发展,粮食种植区、蔬菜种植区、烤烟种植区、旅游观光区等错落有致地镶嵌其中,与群山交相辉映,延绵出更多新绿。

巍山县庙街镇的连片田块。摄/周旭

春日里,迎风摇曳的油菜花海和麦浪成为了各地游客踏春赏花的观光打卡地。如今,烟区变成了景区、田园变成了公园,粮食生产更加稳定、产业基础更加牢固、农民增收更加持续,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的画卷更加壮美。

(文/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周旭)


0
上一篇: “山区地”变“增收田” “三宝”带动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