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庙街镇慧明村乡村振兴产业园内,村民们正忙着剥核桃,另一群工人则将一框框核桃仁进行称重、包装,忙碌而有序。
慧明村村民正在剥分烘干的核桃。摄/彭艳敏
“2024年来,村委会将园区场地出租给福禄食品有限公司。近段时间,村民们可以充分利用闲暇,到园区内领取烘干的核桃进行剥分,再由该公司统一回收。目前,已有近100户村民参与了核桃剥分,仅此一项工资收入6万余元。”慧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士彬介绍道。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核桃仁分装回收。摄/彭艳敏
据了解,2022年,慧明村委会整合资源,积极争取巍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和冶金地质总局帮扶项目资金192.5万元,将村里的闲置土地建设成为慧明村乡村振兴产业园。2023年,产业园项目建成落地,为慧明村委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园区内规划建成冷链物流区、自动化分级区、新能源车充电区、专业化烘烤区、乡村客场、村民健身广场、党员活动室、烟农培训中心,整合了多种功能。
其中,专业化烘烤区内分别配置了35座密集式烤房、10座烤冻一体烤房及配套设备。2023年,在慧明村委会和巍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共同推动下,园区内开始推行烟叶“采烤分收”一体化组织模式。为了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庙街烟叶工作站组建了专业化烘烤和分级队伍,为村民提供全过程服务。
“自推行采烤分收一体化服务以来,人工降低的同时烟叶质量还大幅提升了,去年我家的烟叶烘烤损失率下降了5%,仅是人工费用就节省了四五万元,比以往增收了不少。”慧明村委会村民姚家灿高兴地说。据统计,2024年烟叶烘烤期间,园区内用工人数达4000多人次,务工收入达60万元,实现烟叶烘烤降本增效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务工机会。
慧明村乡村振兴产业园专业化烘烤区(冷链物流区)。摄/彭艳敏
更多的惠农成效还在彰显。烟叶烘烤结束后,村委会利用烤冻一体烤房提供鲜食玉米、红雪梨、核桃、青梅等果物冷藏保鲜服务,通过租赁方式,延伸了粮烟协同发展产业链,充分发挥了烤房“闲置”期间的增收作用。同时,村委会积极引入当地新能源公司光伏发电技术,将烤房和光伏发电相结合,实现了烟叶烘烤的节能减排和光伏发电双重效益,发出的电能变现为经济效益,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2022年,慧明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9.56万元。产业园区建成后,通过争取发展项目、租赁等一系列方式,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24年实现41.46万元,村民收入也逐年增加,村委会有了更大能力改善民生。”提起近几年慧明村的变化,张士彬感慨良多。
产业园落地增收只是起点。为进一步增加村民产业发展知识,提升村民生产积极性,慧明村委会党总支与巍山县烟草专卖局党总支制定了联建共建活动方案,计划通过开办“流动课堂”等方式,为村民讲授生产创新理论知识和田间管理技术,真正把产业发展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村集体经济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如今,借助融合化发展产业园的带动效应,慧明村产业增效益、村民增收入的乡村振兴之路愈发明朗,村集体和村民发展共建、成果共享的新模式也愈发凸显。
(文/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彭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