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洪洞县万安镇普安村,广场上的欢声笑语格外动人——这里正举行第十七届奖教助学活动。十七载春秋流转,这项活动从未间断,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一头连着乡村对教育的执着坚守,一头系着村庄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普安村用实际行动证明,奖教助学不仅是点亮学子梦想的火种,更是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发展的关键抓手。
奖教助学,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助推器”。教育是乡村的灵魂,而奖教助学则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持久动力。17年来,普安村历届支村委累计筹资30多万元,帮助161名学子圆了大学梦,更培育出6名博士生、57名研究生。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被点燃,是乡村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当“读书有用、求学光荣”的理念在村里深入人心,当孩子们以受助学子为榜样奋力拼搏,乡村教育的土壤便愈发肥沃,为更多孩子铺就了走出乡村、拥抱广阔世界的道路。
奖教助学,是激活乡村发展的“人才源”。乡村的发展,终究要靠人才。普安村走出的百余名学子,如今已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50余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子,更是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紧密相连。他们或许有人留在了城市,但对家乡的牵挂从未断绝,知识、视野与资源的反哺,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他们中更有人选择回归,用所学所长参与乡村建设,成为推动产业发展、改善乡村治理的新生力量。这些由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如同“活水”,让乡村发展有了内生动力,也让乡村振兴的蓝图有了更坚实的支撑。
普安村的17年坚守,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教育兴则乡村兴”的生动图景。奖教助学不仅是物质上的帮扶,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传递着乡村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渴求,更凝聚起全村人共建美好家园的共识。当越来越多的乡村像普安村这样,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实际行动守护学子的梦想,乡村教育的振兴便指日可待,乡村发展的活力也必将持续迸发。
如今在普安村的带动下,万安镇坡里、樊村、铁炉庄、西姚头等村连续多年开展奖教助学活动。这不仅是普安村故事的延伸,更印证了一个深刻启示:唯有重视教育、投资教育,才能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让我们以这些村为榜样,让奖教助学的星火在更多乡村燎原,让乡村教育的花朵绽放得更加绚烂,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王晶)